第二輪的規則比第一輪更加簡單。
盲盒換了兩個操作杆,連線著縫合針線及持針器,另一邊則是鉗子,用來輔助打結。助手持操作杆輔助剪線。
限時3分鐘,縫合打結的次數越多,就成績越高。
怎麼說了,就算是一般人用持針器縫合橘子內皮,都不一定能夠縫合得成功。3分鐘內盲盒操作下能夠縫合成功一針,欸,你小夥子的手就很巧。
關節鏡下縫合打結的功夫就到了,其實這也是為了練習微操作,而並不在於縫合打結。
現在的關節鏡,有很多縫合打結的工具,都不是這種傳統的縫合打結了。但是這種技能的練習,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了。
而且關節鏡下的縫合,與機器人操作的縫合,也是不一樣的。
比試很快就開始了。
這會兒就只有兩個團隊,移開了一臺機器,能夠讓大家都更加清楚地看清楚顯示屏內的操作情況。
省人民醫院隊和中心醫院隊馬上開始了操作。
進針,出針。
還沒問題!
但是要打結,這才是重點!
嗤啦。
雖然沒有聽到聲音,但還是看到中心醫院的小隊在縫合的過程中,一邊的縫線撕破了薄薄的內皮。
打結失敗!
省人民醫院的隊伍也是在打結的關鍵時候,嗤啦一下的同時劃破了兩邊的內皮。
不過兩個隊伍的主操都沒有氣餒,而是繼續了下一針的縫合。
只是這一次可能後失敗的省人醫隊伍更加緊張一些,在進針的時候用力過猛,竟然把橘子都給帶動了。
中心醫院那邊也不太好,在打完了第一個結之後,再打第二個結的時候,縫線鬆開了!
這讓觀賽的人看得都有些著急,好像有火在燒似的。
終於,在世間過到了兩分鐘的時候,省人醫終於完成了第一個結。
中心醫遠那邊一個結都還沒完成,但也快了。
省人醫的主操就瞬間信心大漲地開始了第二個結,心裡想著,再怎麼也要把中心醫院的隊伍給幹下去。
只是越忙越亂著,一連一分鐘都沒完成一個結。
時間走到了底。
而旁邊的中心醫院完成了兩個結!
比賽結果不用裁判公佈,就能出來了。
中心醫院隊,勝利!
比試結束後,迎來的是一片掌聲。
主要還是大家在觀賽的過程中都看到了其中的難度,所以,鄭何與蔣新隊都值得這些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