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八十四章 好大的口氣,好大的本事!

陳執墨聽了,表情自然完全和張躍偉不一樣,喃喃說:“現在的年輕人口氣還頗大。李教授,這小兄弟可頗有你們骨科當年閔宏之風啊。”

骨科的閔宏,是出了名的膽子大。把以前骨科的大主任,也就是閔宏自己的老師王教授,都嚇得夠嗆,在他以前做總住院及急診二線班時,也曾經讓外科的其他教授,大感意外。

李東山自然明白,剛剛陸成這番話,頗有一種,你們普外科和神經外科隨便搞,我先來給你們兜個底的意思,便說:“陳教授,您這可說錯了,小陸也是閔宏的學生,那估計就是家傳的。”

現在的閔宏是骨科的大主任,坐鎮綜合骨科,準備把整個骨科搞大搞強,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閔宏以前在關節外科及骨盆骨折這一塊,非常有說法,是醫院裡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因此李東山也不怕再給閔宏招一下風頭。

陳執墨其實心裡有點兒不舒服,什麼就叫你就做一下我們普外科的血管內止血,您這是看不起我呢還是看不起誰呢?普外科又沒招你惹你,現在我脾動脈已經紮起來了,只是暫時沒有做脾切除而已。

肝臟和胰臟出血,就算再多,也不至於要了命。就算是病人最後沒了,也不能就只甩我們普外科的鍋啊,現在的創傷這麼大,術前就流出了那麼多血。

你這年輕人,說大話也太不給自己留退路了。

陸成聽了,則是趕緊說:“陳教授,您誤會了,我沒您想的那個意思,只是單純為了讓病人出血量更少一點。”

陳執墨默不作聲,也不去和陸成爭競。他本來就是陸成的前輩,心裡雖然頗為不爽,但只要不是陸成當著他的面說普外科不行這樣的話,現在李東山當面,他也不好意思去和一個小輩去糾結。

這有失自己的風度,也太不把李東山當回事了。

再怎麼不濟,陸成不會說話或者不會做人,那也是有人去管教的。他摻合太多,反而會讓李東山覺得是他覺得李東山不會做人不會當老師,把自己的學生都管理不好。

都是同事,也都是老兄弟了,沒必要起這樣的誤會。

神經外科的蔣洪蔣教授對陸成瞥了幾眼,然後笑笑說:“張教授,你們血管外科最近在開闢新的術式啊?這可是幫了我們神外的大忙咯。”

張躍偉馬上也呵呵地笑了起來,說:“蔣教授,這不是正好小陸回來了嘛,我們血管外科就正好趁著這個機會,再往上走一走。您也知道,特殊急診情況下,病人沒辦法做ct監控下做手術。”

“所以介入手術在這樣的病人中的適用性不那麼強,也不算是越界打擾蔣教授你們科室的業務正常進行嘛。”

湘雅二醫院有專門的介入科,但是顱內血管的介入手術,卻是由神經外科抓在手裡的,由神經外科的人派自己科室的人去介入科完成病人的顱內血管造影、止血、動脈瘤夾閉等手術。

張躍偉也明白,目前湘雅二醫院的神經外科的專業水平,雖然已經在發展了,但是比起附一來,不管是在名氣還是真正的專業實力上,都差了蠻多。

在他們科室裡,腦血管造影、顱內介入相關手術的佔比,還是蠻大的。血管外科去幹預顱內血管,不管神經外科的人講破了天際去,也不算違規,在大部分的頂級醫院,都是有這樣的交叉科室。

湘雅二醫院的血管外科在全國的江湖地位遠遠比神經外科要強橫,如果張躍偉去和院長拍板把這一塊要過來,院長估計是要照顧張躍偉的心情的,可能就是血管外科和神經外科各自搶病人,互不干涉。

但張躍偉沒這麼做,因為目前湘雅二醫院的血管外科的病人體量,實在是太多了,全省基本所有的血管外科的病人都會往這裡擠,除了特殊急診如主動脈夾層等外,還有太多的擇期手術病人再排隊。

所以根本不愁病源,但是呢,神經外科領域,像顱內腫瘤,血管瘤等病人,大多數都去了附一排隊,來附二的體量極少。

這些病人量,涉及著每個科室的生存發展,張躍偉沒必要去為了多開闢一個顱內血管手術的新領域,爭這個名聲,把神經外科的眾多同事擠兌到吃不飽飯。

本來屬於發展期的科室,與頂流科室之間的病人量和手術量及醫生的收入,就頗有差距。

大家都是醫生,都知道醫生的不容易,不能夠讓其他的兄弟科室都吃不飽飯,這很不仁義!

不過,張躍偉雖然不去搶常規的病人,但這種急診狀態下,病人不適合做ct或核磁監測的顱內血管的病人,張躍偉覺得自己還是可以去幹涉一下的。

這樣的病人,如果按照傳統的開顱手術去止血,速度遠比不上介入手術快。而且介入手術的創傷也小,之所以既往沒有開展,就是因為顱內血管交錯複雜,目前估計全世界,除了陸成能夠去盲操顱內血管的止血等相關操作外,其他人都無法重複。

那麼,既然這樣的手術,可以作為血管外科發展的新方向,非常有臨床開闢嗅覺的張躍偉,自然也不會就為了照顧蔣教授的情緒,就不去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