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研究資金需要消耗的是兩千多萬!
這是單純的科室、單純的醫院能夠負擔得起的
所以,每一年的面上專案課題標書的書寫與投出去,都是每個教學醫院必爭的一戰。能拿多拿,就是發展的根本底蘊。
沒錢的話,基本上所有的發展思路和想法,都是空談。
人才,很重要。但是高階的人才,都能夠自己想到辦法搞來錢。
曲宏盛知道陸成有醫院獎勵的很大一筆研究啟動資金,但是這些研究資金,可能會用於陸成在臨床過程中遇到的臨床課題。
臨床遇到的一些有趣,有用,而且是突破性的臨床課題,自然是不能拖到投標書的時候再去做,這時候就要用到相應的研究啟動資金了……
而且課題的數量越多,就代表出來的成果越多,出來的成果越多,那麼來年能夠申請到的課題數量越多,這是正向強化。
相反的則是,如果課題少了,那麼成果少,後面能夠申請到課題數量也會少了。
“曲老師,這個我試著寫一寫吧。”
“但是不一定保證能夠投得出去。”
“今年我一共有三十三門課,目前已經完成考試的,只有十一門。這個學期到一月份就結束了,接下來還有二十多門課的考試,所以。”陸成不想自己成為特殊的那個人。
只是現在他自己所處的情況,本來就頗為特殊,也是沒辦法的。
曲宏盛聽到陸成還有這麼多門課需要考試,聽著就覺得十分頭疼。二十二門課
一些人兩三年都未必有這麼多門課程吧,也不知道學校到底怎麼想的,就真不怕陸成到時候滑鐵盧,成了一個笑話麼
“那行吧。”曲宏盛對陸成也不報什麼希望了。
“不過,要以學業為主啊。”曲宏盛給了陸成極大的自由支配時間……
問過之後,陸成就離開了曲宏盛的辦公室,然後來到了醫生辦公室裡面。
醫生辦公室裡,方泥馨和曹曉和緊皺著眉頭。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兩個人各自翻著身前一堆厚厚的病歷本,神色格外複雜。
吳教授組的人已經在吳教授的帶領下查房去了。
陸成發現,自己組現在還有四個管床醫生。
倒也能理解,現在曲教授組只有14張床位了,而且目前組上的病人才十二個,九個術後,三個術前。三個人按照三三四四的分配,正好合適。而且目前只有十二個病人的話,每個人都能夠分配三張床。
四個管床醫生中,有兩個都是陸成的老熟人。
一個是謝建,另外一個就是龐林。
說起來,現在的龐林是博士,而曹曉和都不是博士,按照道理來講,曹曉和現在的位置該是龐林的。
只不過,龐林考慮到陸成之前與曹曉和方泥馨三人的相處的時間更加長一些,而且龐林自己才到骨科五病區來,他主動要求和曹曉和互換位置,親自下臨床管理床位,為的就是能夠跟著陸成學習。
畢竟以前是同學一場嘛。
陸成走進之後,謝建就哭喪著臉,跟陸成說:“成哥,我覺得我來錯了。我就不該來這裡的。”
“我現在管的四個病人,三個都感染了,還有一個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做手術,我他麼”
“一天至少要換藥兩次才行。”謝建吐槽著,一副欲仙欲死的表情。
“什麼情況”陸成問。
“我管一到四床。1床是多關節結核清創術後的,現在併發細菌感染了,傷口不癒合,病人消瘦,而且術前就有骨缺損。現在又長了血栓了。”
“2床,化膿性關節炎的病人,術前就是多耐菌的感染,並高血壓,輕微的糖尿病。術前的血糖水平好好的,最近幾天波動很大,而且最近幾次的細菌培養結果也是。亂七八糟的。”
“最要命的就是這個三床了。在下面醫院做了手術,有三個竇道,雖然竇道切除了,但是現在感染還是沒控制住,現在的抗生素級別已經提到了很高了,幾乎每天都要請藥劑科來會診,每天都要進行細菌培養。”
“病人和家屬都吵鬧得很厲害,從入院的時候起,就說以前醫院診斷和治療都錯了,現在又開始說我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