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二十四章 向全世界說話的機會!

不管陸成做的影響力如何大,對清創和外科學的理論衝擊有多麼大。

一切都得從手下慢慢開始。

手術仍然有條不紊地進行著,陸成的雙手彷彿自有一種難以說出來的靈性一般,拿著尖刀在患者的大腿內側的竇道口裡,不停地在一層層地各種解剖層次。

除了傳統地徹底清創的理念加持之外,陸成還把所有肌層間的隱藏間隙,也做了恰到好處的清理。

曲宏盛越看,越是覺得,陸成做的手術很有嚼頭,所以在一開始,他就喊了曹曉和用他的手機開始錄影了。曲宏盛是從臨床,先轉去了基礎研究,再轉到了行政。

所以曲宏盛不管是對基礎實驗還是臨床實驗,都比較敏感,知道該怎麼去收集一些更加有用,且直觀可信的資料。

手術過程,雖然在臨床課題中,是不重要的,是不會出現在發表的文章和成果中的。但是,在發表文章的過程中,一些頂級的期刊和雜誌,會要求你提供一些基礎的資料,額外的資料,不出現在文章裡的資料。

手術過程,其實就是最好的資料。

一般情況下,之所以這樣的資料沒有被要求,是因為很多手術操作,是不適宜在同行的眼中出現的。因為整個手術過程,總會多多少少地有一些紕漏。

但是,新的術式除外!

一種挑戰現有理念的新術式,想要說服人,那麼備用的手術錄影,是極為必要的。把整個手術流程拍攝下來,除了發表文章用以說服編輯用,還有其他很多的用途。

曲宏盛作為在基礎實驗裡做得極好的骨科教授,拿下過國家的863課題,所以對這些東西的準備,輕車熟路。

看到一半的時候,曲宏盛越是覺得陸成的手術流程格外流暢,雖然陸成的一些微操作,就算是曲宏盛教授看起來,都覺得陸成很累。

但曲宏盛還是覺得,這只是最開始的階段,最初級的階段。完全可以把手術的過程拿回去,然後再重新回顧,慢慢體會,慢慢改進,總會讓操作變得不這麼複雜。

而且,曲宏盛還想到了一些東西。

但這些東西到底有沒有用,他暫時也沒想到,便建議說:“小陸,你覺得,用尖刀做肌層及隱藏間隙的掃刮,和用骨病的刮匙掃刮,或者是用其他的器械做類似的操作,能不能達到同樣的效果啊?”

“還有就是,小陸,我覺得我們還可以討論一下,像你這樣的操作,可不可以用其他的藥物或者是一些比較常用的東西進行代替啊?”

陸成稍稍轉過了頭,眉頭稍稍一皺。

曲宏盛教授提出來的想法很好,不過這卻是進一步討論的話題了,現在陸成自己都沒辦法直接證明自己認為的腔隙感染理論是可行的,所以對於改進的辦法,陸成當然也拿捏不準。不過陸成明白了曲宏盛的意思。

曲宏盛見陸成停止了手裡的動作,便趕緊道:“我只是稍微提一嘴,你先繼續手術,這剩下的東西,我們完全可以在下了手術之後,再細緻的討論。”

“我只是看到了你現在所做的微操作,和我自己的骨病與骨腫瘤的專業聯想到了一起而已。”

“不過,骨腫瘤在骨骼裡面是定形的,而細菌感染的流動性很大。但是,在骨病領域,完全地切除骨腫瘤,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想要達到完全切除,又會和保留患者的功能互相矛盾,所以我們會採用一些新輔助放化療的方式。”

“有殘餘,才能夠談復發,這兩點,我覺得在感染和骨病兩個領域,還是相通的。”

曲宏盛這一席話,頓時讓方泥馨和曹曉和等人的眼睛一亮。

曲宏盛雖然很少出現在臨床,但是他畢竟是教授職稱啊,而且還是湘雅二醫院為數不多能夠拿到華國863課題的人,這思維的敏感性,這種敏銳的捕捉力,簡直非常人能及。

看來醫院暫時讓曲宏盛擔任骨科的代主任,肯定是也有他們自己的考慮的。

“曲教授,您剛剛說的這些,我也覺得很有意思,我可以回去之後查一下相關的文獻麼?”作為對科研同樣敏感的方泥馨,她也很想去探知一下,目前在國外,在其他的學科,有沒有類似的理念和想法。

如果沒有的話,那麼這很可能是創傷、關節外科與骨病科三大科室聯合撞出來的一出新火花!

曲宏盛看了看方泥馨,笑著道:“自然是可以的,你不說我也會喊你去查一查的。”

“小方,你可不能偷懶,你的名字,我可沒少從內科的那些教授耳中聽到,每次開學術會議的時候,他們就在我耳邊叨叨,說是我們骨科搶了他們內科的天才。”

“我對你的期望還是蠻大的,我覺得,如果我們醫院的骨科,能夠在基礎實驗或者學術上,做出來一定的成就的話,你方泥馨肯定有一份功勞在裡面。”

“而且,小方,其實你完全沒有必要這麼拘謹的。我們骨科本身就是同體連根。”

“我去外面開學術會議的時候,不管是去魔都還是京都,甚至去澳洲開會的時候,他們都只會說,你們湘雅,你們華國的骨科,而不會說我曲宏盛怎麼怎麼樣!”

“你想要做什麼方面的研究,做什麼方向的研究,只要科室裡能夠給你助力的,你都可以講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