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成把家裡收拾了之後,也沒閒著,先是遵從方泥馨的建議,翻看了一下甲狀腺、乳腺和尤因肉瘤相關的文獻。
既然決定了趁著現在的時間相對比較充裕,要去接觸基礎性的實驗,那就得著手。
陸成只是大概掃了一下比較經典的文章,就可以發現,在尤因肉瘤領域,目前尤因肉瘤的靶向藥物,有且只有一種,而且只針對遠處轉移分期,也就是終末期以前的病人療效較好。
而且也並不是對所有的病人都有效,雖然那個單抗藥物是陸成的師父林輝做出來的,但是仍然對一部分病人是沒有特效的。
而反觀乳腺癌領域,相應的特異性靶向藥物,陸成自己看到的就有三四種。
目前乳腺癌方面,是腫瘤診治領域裡面,少有的幾種形成了外科診療標準化的腫瘤。
骨科相關腫瘤的研究深入程度,與乳腺腫瘤相比,差得遠。
當然,乳腺腫瘤的研究成果,對骨科相關腫瘤,只有借鑑性,沒有推廣性,否則早就有人把乳腺癌的藥物拿來骨科腫瘤領域試用了。
我們身體裡,每一個部位的細胞和腺體,以及它們自身的環境和功能就不一樣,因此生病之後的臨床表現及病理機制,也有很大的不同。
任重而道遠啊。
但是,不管怎麼樣,至少,在前路上,有了林輝作為開路者,至少知道在骨科的尤因肉瘤這方面,該如何去進修新的課題,搞不搞得到那麼深入,先不管,先入了門再說。
腫瘤談論得最多的就是分期。
但陸成仔細地查閱了相關的資料和文獻後,卻發現,其他的骨科腫瘤,都有分期,多用於enneg分期,而甚至像骨鉅細胞瘤,還有自己獨有的分期。
但尤因肉瘤,卻沒有自己獨有的分期系統。
還是研究得不夠透徹。
陸成自己不懂啊,但他可以和自己的師父林輝求助。
打了電話,聊了兩個多小時,林輝幾乎傾囊而授。
但陸成也沒有得到準確的答覆,就是和enneg分期差不多,而且相應的步驟和計劃,林輝也給了一定量的指點,但是因為林輝也自己很久沒有往這個領域深入鑽研了,所以給不了具體的方案,就只能是陸成和方泥馨自己去找了。
&n組成。g為病理分級:g0為良性,g1低度惡性,g2高度惡性。t為腫瘤所在解剖定位:t0為良性腫瘤侷限在骨內,t1為間室內,t2間室外。m指轉移:m0無轉移,m1有轉移。
陸成就先到了骨科二病區,找到了骨科二病區的主任,劉俊主任。
說明了來意,劉俊是十分歡迎的。
他雖然是骨腫瘤專科的主任,而且學術做得極好,但是比起陸成的老師,林輝而言,還是差了許多,所以在得知陸成想要再往尤因肉瘤裡面深入鑽研的時候。
非常配合,並且表示,如果陸成需要什麼方面的幫助,他可以給予人力和實驗室方面的支援。
嗯,劉俊的學術好,醫院分配有自己專用的實驗室。
並且,劉俊也和陸成交換了一下關於在骨腫瘤研究領域的一些心得和想法,並且還告訴陸成,現在的湘雅二醫院,如果骨科要評上下一屆的國家重點學科建設專案的話,差的就只是學術領域。
現在的骨科,學術領域最空缺和空白的就是骨腫瘤,所以希望陸成能夠好好搞,一起努力把研究領域的薄弱補起來。
他研究的是骨肉瘤,雖然與尤因肉瘤不屬於同種腫瘤,但是來源都是間質,做實驗的過程中,會有很多實驗試劑是通用的,陸成如果有需要,可以和方泥馨到他的實驗室裡,自行取用,也不用陸成補貼。
並且,和劉俊主任深入接觸比較久了之後,劉俊還說了一件事情,讓陸成頗為觸動。
那就是,湘雅二醫院裡面,雖然骨科也有很多課題組,比如說曲宏盛也研究骨腫瘤,還有脊柱外科的人也在研究骨腫瘤,但其實這幾個課題組,完全就是奔著文章和課題去的。
對於學科和學術的建設,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想法。
劉俊以前,自己是留不下來的,即便有大量的文章作為支撐,也很難留下來,還是骨病科前主任,也就是劉俊的導師,在醫院的院領導面前拍了桌子,他這才留了下來。
如今這麼多年過去,他仍然在學術上沒有特別實質性的建設,一是很久他都沒有真正的主持課題了,二是因為他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人。
在知道了林輝以前是學術上的大拿後,他去拜訪過林輝,但是林輝走不出內心的障礙,不願意合作,他感到頗為遺憾……
劉俊還贈與了陸成比較多的資料,其中就包括了劉俊自己收集的科室裡的現有和既往病人的一些臨床資料。
這讓陸成大感意外。
在劉俊離開之後,陸成反思之後,才覺得,原來自己能夠留院,是多麼大的幸運。
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自己去了魔都一趟,陰差陽錯地在血管外科,搞出來了世界級領域的大動靜,然後魔都、京都的一些大型醫院搶人了,否則的話,陸成是幾乎沒可能留下來的。
在湘雅二醫院,以常市第一人民醫院的視角來看,這是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學術氛圍好,專業性極強。
但是,假如從魔都九院的視角來看,其實湘雅二醫院的骨科,在專業性上的確極強,但是已經到了一個非常微妙的臨界點,如果沒跨出去那麼創新性的一步,現在湘雅二醫院骨科的地位,還得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