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那麼幾個,所以就想向曲老師您問問,看看有沒有什麼比較好的辦法。”吳虹被曲宏盛戳破了心思,就索性直白地問。
曲宏盛就是暫時還不想透露,便道:“我知道你們組上的那幾個病人,你可以把他們轉到我們組上來。反正我們組這兩天又要出好幾個病人,而且門診也沒什麼比較有意思的病人了,讓排隊的一些輕症病人稍微等一等應該是沒關係的。”
要做什麼事情,都要集中性,花費力氣和精力去做的。
所以自從上次知道了陸成在做的臨床課題之後,曲宏盛很大方地給了資金的支援,包括醫院發放給他的研究啟動資金,全都給了陸成,而且還從門診以及其他教授那裡,包括與他熟悉的下級醫院,邀約了不少複雜的感染病人,讓他們來到骨科五病區。
下面的醫院一聽這個訊息,可高興壞了。
感染是每個外科醫生都很懼怕的噩夢,平時就是怕這樣的複雜病人送不掉,現在一聽說有人在故意找感染和多耐菌感染的病人啊,很多人都巴不得把病人送上來。
只是,有一些病人不想花錢,有些病人則是在找他們醫院的麻煩,暫時還沒送上來。
但是,要積累臨床課題的研究資料儲備,是夠了,接下來,就是去花費大精力把資料擴大的時候了。
故意把病人找來,進行陸成所開創的新術式,是需要在倫理學會報備的。
不過陸成進行的也不算是新術式,只是清創術的變種,所以一下子就批了下來。然後剩下的,就要和病人去談了,可以免去手術費用以及一部分抗生素的費用,但是手術過程中的麻醉費用和住院費等,是不能夠直接免除的。
說是免除,其實就是靠著研究資金去自己繳費。
這花費可不小,基本上每個病人都可能要貼補一萬左右,所以即便是所有的研究經費算起來,也不過才能夠做幾百個病例而已。
陸成的研究啟動資金再加上曲宏盛的專案活動性資金,加起來就這麼多,要幹大事,這點錢必須得花,甚至還有不夠,但也只能勉強這個樣子了。
而且,按照陸成和方泥馨的計劃就是,這才是第一步,只要跨出去了這一步,陸成就能夠直接在這個大課題方向立項,然後找國內的頂級教學醫院,進行多中心隨機的臨床試驗。
那就需要多種多樣的對照組和實驗組的資料了……
吳虹聽完一愣,但是這是辦公室裡,所以吳虹也講得比較直白:“曲老師,這些病人我們都已經做過手術了。”
“把他們轉過來的話,你們組就基本沒什麼手術費用了”
清創術只是i級到ii級手術,整個手術費就一千多,加上大家一起分,曲宏盛一個正高,做一臺手術拿到手裡的錢可能才一兩百。曲宏盛肯定不會樂意啊。
而且讓曲宏盛去做清創術這樣的小手術,這不是大材小用了麼
“總得要人去做啊,你要是覺得自己拿得下,就儘量自己拿下,要是拿不下來,就直接跟護士長說一聲,把病人轉過來。”曲宏盛非常真誠地說。
與此同時,曲宏盛也笑了起來。
吳虹說的話雖然直白,但是卻很現實。其實說起來,其實不管是曲宏盛還是吳虹也好,都是有了高階職稱,只是有正高和副高的區別而已,而且還帶組,每個月的基本工資加獎金算在一起,至少都有三五萬了。
而跟著自己一起賣力搞研究的陸成和方泥馨他們,職稱低,績效係數少,而且自己本身也沒什麼錢,還要把自己的研究啟動基金都搭進去。
這完全就是賠吆喝啊。
總是做清創術,這個月陸成和方泥馨能夠拿到手上的錢,能有一萬不
一腔熱血,滿心的熱情。
這或許就是他們能夠在醫學上,這麼年輕就有這麼高的手術和研究造詣的原因了吧。
不過,這一切,肯定都是值得的。
一旦成果出來,醫院、省級科技獎,國家科技進步獎,都是不會忘記他們的。而且一旦能夠在醫學的外科學史上留名的話,華國乃至醫學界,也是不會虧待他們的。
一切榮耀的背後,不都是一群人的默默付出麼……
吳虹聽了曲宏盛一句總要有人去做這句話稍稍一怔,內心一下子就被觸動到了。
他覺得,或許自己可能也真的誤會了曲宏盛了。海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