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六十七章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

“斷點式的研究?怎麼說?”陸成擁有高階的醫學統計學,所以聽到方泥馨說起斷點式研究的時候,還是知道這個名詞的。

斷點回歸模型。

但是斷點回歸多用於社會學科!

社會科學家主要對因果關係感興趣。

而在社會科學中,隨機試驗會受到道德和實踐等諸多因素的限制。在缺少隨機試驗的前提下,我們往往訴諸於嚴格的準自然實驗干預。其中,斷點回歸方法就是一種可信的因果推斷分析方法。

比如,分析智商、高考分數對某一個人的影響等。

這種統計方法在醫學這種自然科學領域, 應用少見。

斷點回歸適用於某干預方法是否使用完全取決於某一個連續變數,如降糖藥的使用取決於血糖值,此連續變數相當於間斷函式,這個間斷函式完全決定了個體是否受到某種特定的干預。

&n 認為斷點回歸的應用範圍不是那麼窄,相反,其應用範圍非常廣泛, 他的研究結果擴充套件了決定干預的關鍵變數不僅僅可以是一個測量的連續變數,而且還可以是一個綜合變數。

在他之後, 斷點回歸的優勢逐漸被學術界認可,其應用也更加廣泛。

其優勢包括兩方面:第一,斷點回歸可以應用於對研究成本的限制和倫理問題的考慮,rct不能開展的情況下使用;第二,斷點回歸優越於所有其他已知的因果推斷方法,包括工具變數方法,其結果十分接近於隨機實驗結果。

醫學上的研究,講究的是客觀,精準。因為一定量的誤差就可以造成不同的結果。

因此,這種方法陸成之前就沒考慮過,因為他是臨床醫生,他沒有那麼多空閒時間去套用一個多用於社會性學科的統計學方法在這次的研究組中。

不過,之前閔宏教授就說過,但你在一門學科上的成就,達到了一個閾值的時候, 你可能就要多去看其他學科的書,向其他學科求助,或許會有所頓悟。

方泥馨發來的資訊挺早, 陸成沒回復她,她也沒催促。

不過顯然在這段時間裡,她自己做了不少的準備,而且她本身在科研上的資質,真的要比陸成好一些,因此發來資訊說:

“這是我在對目前網上能夠找到的vi相關的基因型做生信分析的時候,突發奇想地思考到的一個問題。”

“我們其實可以在現有的病人身上,進行斷點回歸的分析。而且也只能做斷點回歸,不能去做rct。”

“我們可以透過不同的分組取值,對病人的住院天數、死亡病人的診療流程等分別進行分析。”

“斷點回歸需要高度理想化的環境,但這種方面的研究,很明顯無法透過rct來實現。”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在做細胞實驗的過程中,透過斷點式地主動干涉,去探尋細胞的繁殖、生長等速率,然後對其內的通路進行分析,相信也能夠較為快速地找到一些有用的資訊……”

方泥馨發來了一段話,然後又道:“這是我基於我們課題組的實驗方向,重新進行了修正的方案,你要不要看看?”

“好, 發過來我看看吧。”陸成就不急著上樓了。

雖然自己擁有場景技能,而且還有艾爾麗斯在裡面幫助自己做實驗,而且大部分的實驗程序,都在自己的建議和探討中進行的。

但是,陸成也不敢說自己的研究進度和研究的天賦就比別人好。

細細地瀏覽了一番後,陸成就馬上更改了方向。

說:“你把這份方案和之前的方案都列印出來兩份吧,我們來詳細地討論一下。”

課題組存在的意義就在於求同存異。

存異是必然的,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思路和想法。但陸成之前其實總是在一個人單打獨鬥,雖然其他人給他組建了臨時的課題組,但是那些人一與陸成不相熟,二陸成放出來的東西太過於驚世駭俗。

對於與陸成不熟悉的人,想著儘快去證實陸成的猜想都來不及,哪裡敢在陸成已有的方案上進行改動?

是陸成不要面子了還是他們覺得自己可行了?

萬一就算可行,到時候把他們拖到陸成這個位置上來,能夠坐得穩,坐得住的又有幾個?

到時候陸成也未必會全心全力幫他再搞一個基礎設計讓他再改動啊,陸成其實也是臨危受命。

這就是課題組成員是陌生人時,必然存在的芥蒂。

但方泥馨不一樣啊,她和陸成的關係,應該是最熟悉的幾個人之一了,她完全可以毫無顧忌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即便是自己的想法被採納了,被重視了。

她被提拔了,她仍然可以繼續和陸成一起合作,一起再去提出下一步的研究計劃,再繼續討論。

就好比,陸成每次想要公佈什麼結果的時候,只是會第一時間地去找林輝,而不是去找名聲比林輝更大的盛老和桂老,這個道理是一樣的。

科學是沒有國界的,但是科學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