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六十二章 你就算是死,也給我死在手術室!

交班的時候,彭羽所在的護理部詳細地交待了晚上創傷病人的去向以及目前的進展,被處理的,或者去了icu,或者還在病房裡,被之前的總住院鄒謙處理了,下一步。

則是每個教授自己組的人和管床醫生進行接手,除非沒有上級醫師的情況下,才由值班醫生告知給陸成這個總住院,進行處理。

也就是說,陸成雖然今天才上任總住院,但是沒有人給他緩衝的時間,到你了,那麼就要好擔負起管理病房的責任,並不只是安排好你們自己組上的病人就可以了。

護理部交完班,李東山作為科主任,自然是在月初的時候,開始了作為主任的講話。

“我們急診中心才成立兩個月以來,經歷了病人從無到有,從有到多的轉變。我們的醫生和護士啊,業務量也都是慢慢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越來越忙了。”

“據我所瞭解到的資料,我們急診創傷中心,上個月進行的手術總量,大概在一百六十臺。其中,二級手術,五十九臺。三級及以上手術,共計九十一臺。”

“這些資料,都代表著我們科室裡醫生的辛苦啊,特別是劉承乾、張鑫兩位教授,二十個工作日,每天都會進行至少兩臺的手術。每天的手術量,也有五到六臺之多。”

“這讓進到我們醫院裡的需要進行創傷處理的大部分病人,都是第一時間,甚至是超第一時間地獲得了及時地診治。再比較以往急診創傷病人術後的功能恢復程度,我們現在所做的事情,所做出來的成績,所給病人帶來的好處和幸福感。”

“相信我們科室裡的每個人,心裡都是能夠感知到的。”

“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科室裡的醫生很累,特別是鄒謙,他一個人上個月總共三十天主刀的手術就有六十七臺!”

“這個數字,太可怕了,已經是超出了每個人每個月該承擔和能夠承擔的臨床業務工作量。”

“因此啊,我們這個月的工作任務和工作重心,得要進行一定程度的調整。要從新科室去拿手術量,慢慢再轉變成拿高質量手術為主的趨勢改變。”

“手術量可以減少百分之十,減少二級手術的數量,增加我們可以承擔的,三級及以上手術的數量。一些輕微傷,小的清創縫合的病人,我們的總住院和值班醫生都記清楚了。儘量給病人做好心理工作,能夠同意轉院的,就進行轉出處理。”

“實在遇到了比較軸的病人,那也不要強來。可以擇期安排手術,但是提前都要給病人講清楚,我們現在科室的性質,是急診,先救命,救重,才治傷。我也會和下面的急診門診啊,進行交涉,讓他們注意一下。”

“這一點,我們科新到任的陸成總住院,你要負起全部責任來。”

“另外,除了總住院醫師之外,二線班和三線班,也要隨時做好戰鬥的準備。”

李東山並沒有因為陸成是他的學生就太過客氣,臨床是人命相關的,不能玩笑。不過,說這個的時候,李東山沒開玩笑,但是其他方面,李東山還是開了個小玩笑就是說:

“張教授,劉教授,你們兩個請放心,這個小陸啊,我還是清楚的,他的本學科,就是從創傷出身的。所以啊,你們這個月,可能會輕鬆一點。”

“不過方驍和杜雪深兩位二線班,會稍微辛苦一點。”

聽到李東山這話,張鑫就搖了搖頭說:“輕鬆一點才最好了,連續兩個月,每天都有兩到三臺大的急診,可沒把我的腰給累壞,天天快凌晨才回去,我老婆如果不是在醫院有眼線啊,估計都快懷疑我了。”

“我倒是希望我們的科室,可以儘快地進行轉型調整。收治太多耗時間而沒有技術含量的病人,實在是沒太多的意義。我們周圍,有很多可以做急診簡單清創的醫院啊。”

劉承乾也表示同意張鑫的想法,就說:“的確是這樣,雖然我們現在是急診的創傷中心,但那種耗時間的清創病人,不嚴重,不要命的病人,還是可以酌情轉到其他醫院去的。”

“真正的大急診,也可以根據病人家屬的意願,挑挑揀揀一下。如果全都事無鉅細的話,我們就都成了清創工了,我也想稍微緩一下。”

劉承乾和張鑫教授兩個人都是剛從之前的創傷轉到急診創傷中心來的,之前他們所做的手術,都是那種比較高難度的骨折或者骨折術後後遺症的病人的手術,手術雖然困難,但有挑戰性。

現在的手術,大多都是需要耗時久的清創,沒什麼技術含量,但科室裡的人手又不夠,實在是累得夠嗆,差點讓他們找到了總住院的感覺。

可是科室剛進行調整,一切都沒辦法,骨四科的病區主任不還在跑會診嘛。只是他們希望總住院,能夠擔起責任來,把篩檢病人的工作,做得更加細緻一些。

上級醫師的意見,陸成只是總住院,當然無從去反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