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回:
陸謙玉嘗試著脫離照搬照抄的傳統方式,以自己的方法來修煉柳河山臨終時贈予的《河山劍法》而不得,這劍法之中的怪異之中困擾的焦頭爛額。
他回想著,孩童時代,石翁關於劍道方面的淺薄教誨,探究其根本所在。
劍,為萬千武器中的至尊,蘊含變化之多,無以計數,遠不是其它武器可以比擬的。
每一種劍法,無論高低,簡單抑複雜,均能在優秀的劍客手中衍生出無窮的變幻,華麗的招式,讓人目不暇接,歎服之至。
即便是江湖上最強的劍客,也難以掌握一步劍法所有的變化,他只能接近於無窮一點,至深之處,則如同飄渺星辰。
如水有源,如人有生,有物有死。
劍,萬變不離其宗。
看似複雜,其實也簡單。
簡單到。
一招,開天地。
一招,隔黑白。
劍雖有一萬萬種變化,可招數,大致可以分解為,撩、 撥、挑、掃、揮、刺、斬、砍、劈九種出手方式。
劍法的形成,便是這九種的交錯變化組合,從而演化出不同的劍法。
劍客出手的力度,角度,方式等,均會使劍法進一步演化,固成其妙,唯妙成奧!
劍客,是雙手持劍,還是單手持劍。
右手,亦或是左手。
用的是短劍,還是長劍。
硬劍,還是短劍。
細劍,還是寬劍,
木劍,還是鐵劍。
數見不鮮的因素,都會讓劍招變中生變,讓劍法難以成道。
陸謙玉尋不得《河山劍法》之中的關鍵,便在於此。
因為這部劍法,建立於柳河山,適用於河山劍,量身而定。陸謙玉沒有柳河山的跛腳,沒有柳河山的年紀,沒有河山劍,自然難以領悟到《河山劍法》的精髓。
江湖上,數幾百年間,曾經出現過一種劍術流派,他們振聾發聵,喊出一種區別於其它流派的聲音。
劍,始於形,而終於心。
從中產生一種令人普遍接受的觀點。
世界上沒有最強的劍客,只有最懂劍的劍客。
正所謂,劍招是死的,劍法也是死的,而人是活的。
劍法皆出自劍,這就成為了劍法的桎梏,框住了劍法真正的意境。
只有真正的懂劍,才能領悟到劍法的大境界。
懂劍之人,不問招式,揮之即來,出手灑脫,往往無劍招勝有劍招,但凡能夠達到這一點,就算是摸到了最強劍客的門檻了。
《千軍破》為什麼強,江湖上的人為何都對它有所忌諱呢?
這一點,陸謙玉也曾問過石翁,他給出的答案,非常簡單。
就是因為,《千軍破》只有九章,二十七招,因為簡單,所以至強。
陸謙玉那時候還搞不明白,現在也還是搞不明白,為什麼越簡單的劍法反而越厲害。而越複雜的劍法,反而表現平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