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演進與發展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冷兵器時代結束我們的科技也便開始迅猛發展起來,當第一次走出星球去探索那廣袤宇宙的時候,我們才真正意識到自己是多麼的渺小。
宇宙之大,大到我們懷疑人生,我們的大腦根本就理解不了它是多麼的廣邈,它太過空曠,空到讓人感到無比孤寂跟恐懼,這是我們最開始的想法,當科技水平達到更高程度後,這種感覺也越發的深了。知道的越多就越感到自己無知。
宇宙是否存在著邊界?或者說有界無邊?
這是一個值得深究的問題,因為文明在發展科技在進步,就像我們盤古文明,掙脫了母星重力束縛,進入到宇宙空間一樣,宇宙若是有邊界,那我們能否從這裡前往另一處未知的地點呢?
懷揣著這一大膽猜想,我們開始進行探索研究,一時間文明上下所有人都奔著這一個目標去努力,眾志成城科技大爆炸,讓我們文明級別達到了難以想象的高度。
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可以跨越巨大星系,並對整個宇宙星系樹有了一個非常直觀的掌握,可以透過尖端技術在宇宙星系之間相互穿越,擁有最高的永恆能源系統,即恆星能源,以及諸多如反物質能源、暗能量等,並正式開啟了生命永恆的時代。
然而為了我們那個宏遠的目標這些還遠遠不夠,我們需要徹底的瞭解這個宇宙,於是文明中那些偉大的科學家們,耗費大量時間和資源,成功研製出一臺最強勁的暗質計算雲。
它是根據宇宙大爆炸學說,從主物質位面到暗物質位面的各種力學、理論學體系,計算出來的整個宇宙形態框架。
用‘一臺’這個形容詞描繪它可能不是很恰當,因為它是以宇宙爆炸奇點開始向四周鋪開,形成的一個樹狀的粒子結構圖,直徑超出人們想象的巨大,被架設於我們盤古文明總星系內。
另外為了減少尋找研究資源而浪費的不必要時間,我們將一個超星團中的巨引源進行冷卻,透過模擬資料,打造出了一顆巨引源天體,同時又壓縮數千顆超級恆星封存於巨引源天體內部,作為核心為其供能。
巨引源被啟動後,透過改變其他星團重力中心引數,再將這些星系團拉入盤古,從而組成了盤古文明總星系,到最後我們文明範圍已經從開始時的一個小星系,達到了超級星系複合體級別。
科技,不,應該說是神蹟,試問縱觀整個宇宙演變史,又有哪個文明能達到我們這種程度?
探索的步伐從未停下,也不可能停下,尋找宇宙真理,破解宇宙奧秘,已經成了我們這些神的唯一追求。
經過了漫長的時間進行推演計算,整個宇宙樹終於被我們偉大的科學家們計算了出來,又經過科學實踐家們去求證,得到的結果驚人的相似,這使得我們盤古文明在探索宇宙的過程中取得了卓越性的突破,即使我們這些活了不知多少歲月的神們,面對這等成就,都免不了群情振奮。
可是,就在我們準備一鼓作氣,揭開未知宇宙神秘面紗的時候...瓶頸出現了!
暗質計算雲端計算到了宇宙邊緣,無論何種科技理論,以及盤古文明過去數十萬年積累的知識,都無法將這個邊緣定義,邊緣外的未知空間我們無法進行解析,無法解析就意味著利用不了空間跳躍技術去探索那裡...
隨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失敗,一如既往的失敗!
所有人/神都接受不了這個結果,以前可以說是我們對宇宙不瞭解,說它有界無邊,當時我們之所以沒去懷疑,是因為科技達不到探索的程度。
可是現在我們的科技明明都已經變得這麼強了,為什麼還是一樣的結果?
還是說,冥冥之中有什麼東西在限制著我們,讓我們只能夠在這小小的宇宙裡生活?又或者,這一切是否都是被某個超然的存在設計好的?不管科技發展到什麼地步,不管我們的飛船重艦能飛出多遠,無論怎麼走也走不出‘別人’設就好的這個小宇宙裡?
原諒我用上‘小’這個字眼來形容宇宙,畢竟在已知宇宙中,這裡已經容不下我們盤古文明瞭~
好了言歸正傳!
如果說確實存在著某個超然,它讓我們智商不會對這個世界產生懷疑,認為一切都是必然的,那麼...我們盤古文明的神們智慧已經超脫了它所設就的界限,當我們衝破已知宇宙枷鎖去往未知宇宙的話,迎接我們的將是什麼?是新生...還是毀滅!!】
“咕嚕...”
暗位面空間,華臻看著懸浮其中的超級雲組,一張張古奧的圖影在螺旋狀資料程式碼團中閃現更變,他乾澀的嚥了下口水,臉色也一陣發白。
出現洪荒的‘盤古’這個詞本就已經夠讓他吃驚的了,誰成想在超級雲組中竟然還記錄著這麼多讓人震怵的詞彙
巨引源、壓縮恆星、超級星系複合體,還有可以計算整個宇宙樹的強勁暗質計算雲...
他想象不出到底是怎樣的一個文明,科技可以達到這種斐然程度,也確實如記錄中所言,這已經算不上科技了,而是神蹟,科學的盡頭是玄學,沒看到盤古都出來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