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十二章:第一次通宵

如今的天問小程式,可熱鬧了!

一開始的時候,有許可權訪問天問的,非常少。

尤其是一個多月前,那個時候,還在京城附近待著,除了基地裡的研究人員外,只有極少數專家才有許可權日常訪問該程式,才有資格發表論文,才能在上面展開熱烈討論。

所以,那個時候,即使是出成果最多的時候,一天也就最多發表二三十篇論文。

這是整個基地中所有研究人員加在一起的成果!

所以,那個時候,熊巖還忙得過來。

可到了現在,全國各地,大量的研究基地之中,有著許多科研人員,都可以在每天的某個特殊時間段,透過特製的熊貓手機,根據個人許可權,檢視不同檔次的論文。

人一多,思維碰撞就更多!

各種奇思妙想,層出不窮!

甚至每天都會有大量懷著金點子的人,帶著自己的金點子,給姜橘、陸舟他們發郵件。

尊敬的教授您好,我是……

如果只是這樣,那也就罷了,可是從那以後,每天發表的論文數目,就暴增了許多倍。

在現有的科學技術體系之中,想要出新成果,往往需要先了解已有的現狀,然後不斷的思考並尋找新角度、新方向,接著再設計實驗,如果實驗沒有結果,那麼就得重新設計實驗,或者重新更改實驗方向。

這是很難的!

思考很難,實驗很難,出成果更難!

可是,在這個靈氣剛剛復甦的年代裡,出成果是很容易的!這個時候,只需要認真觀察靈氣對生活、對現實的影響,就能出成果!

不需要因為一個細節想的頭禿,只需要認真觀察,靈氣復甦大背景之下,各種細節的變化,收集之後,就能開開心心的水一片論文出來!

而且,這樣的論文,你還不能說他寫的不對,就是有些水。明明一篇論文能說清楚的事兒,非要水個五六篇!

偏偏這麼做的,還不止一個兩個!

以至於每天往天問上釋出的新論文,都高達三位數了,那真是天文地理無所不包,反正熊巖能想到的,都有人研究,熊巖想不到的,也有人研究。

這種時候,光靠熊巖、楚軒、姜橘就不夠了。所以,熊巖只能拉人、拉人、拉人。

瞅了一眼尚未稽核的論文:99+

仔細開啟一看:126篇尚未稽核。

尚未稽核,就尚未稽核吧,不管了,乾飯要緊。想到這裡,熊巖就吭哧吭哧的幹起了夜宵。

吃飽喝足之後,拿著泡好的毛尖,牛飲了一口,一下子,嘴裡的肉味就消失了七七八八,回味之下,滿是茶香。

休息了一會兒,熊巖就開始了今晚的工作。

今晚,他打算儘可能多的把在聊齋世界中,記錄下來的法術、神通,給上傳到天問之中,順便提點兒建議,給點兒個人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