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接下來,既然要認真經營這裡,那鐵製農具,有素質的農官,是必不可少的。”
“這幾天我一直在下田,在鎮丁的層層保護下,詳細觀察了整個高昌縣農田的實際情況。”
說到這裡,黃子興就拿出了一摞白紙:“經過實地調研,我發現高昌縣整體而言是地廣人稀的。”
“可能是黃巾餘孽作亂的結果,也可能是亂世之下,普通百姓無法生存,如今整個高密縣的百姓,大都依附於地主豪強之家,給他們當佃戶。”
“只要你們給力一些,幹掉或收服所有的地主豪強,那土地問題直接就解決了。”
說了些題外話,黃子興就認真的翻看面前的白紙:“根據我的調查,目前高昌縣一共有五千多平方公里,人口主要集中在三個小鎮一個縣城之中……”
“理論上講,充分開發之後,可以開發出五百萬畝土地。但實際上,受限於生產力,受限於當今的生產製度,只開發出了約一百五十萬畝土地。”
說到這裡,黃子興就翻了一頁,看了看下一頁的內容,接著道:“而且啊,他們的種田水平是非常低下的,我指的是平均水平。”
種田是技術活嗎?
或許外行的眼裡,種田是有手就行,等同於辛苦、無腦幹。
但種過田的都知道,種田所需要的知識,其實是非常多的,光是一個天時對莊稼的影響,就能讓人頭皮發麻。
“像大夏,畝產八百公斤,畝產一千公斤,這都是很正常的,在鄉下農村,是很常見的產量,不足為奇。”
“這其實是良種、足量化肥、先進技術外加辛勤農夫,四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而眼前的大漢朝,只有辛勤農夫這一項。他們的種子,不算良種,化肥基本沒有,各項農業機械沒有,種田水平較為原始。”
大明朝江南之地的水田,畝產四石是平均水平。而大夏古代,農民的種田水平是不斷提升的。
“我這幾天也仔細研究過高昌縣不同地區的產量,產量最高的位於一處湖泊附近的水田,水量充足,最近幾年的平均畝產高達三百二十五斤。”
“產量最低的,是一些梯田,畝產不到一百斤,很少,非常少。”
“考慮到當前這個時代的特性,接下來我建議我們推行大農場計劃,也就是成千上萬畝農場,一塊一塊的,每一塊農場僱傭數十上百個農夫。”
說到這裡,黃子興就看向了一旁的姜橘,然後看了看季真、陸舟、白墨,最後看向了楚軒和熊巖:“你們這些攀科技樹的,趕緊把手搖農機給弄出來。”
“我再說一遍,當前這個時代,農業才是最重要的。吃的飽飯,就能徵召足夠多計程車兵。農業、糧食才是基礎。”
“不然,光靠農夫們自己種田,一百個農夫,就算活活累死,也耕不完一萬畝的地!”
“而整個高昌縣全部開發之後,可以有五百萬畝土地,我們到時候哪怕一百畝土地需要一個農夫,五百萬畝地,也需要五萬個農夫伺候。”
“在這樣的基礎上,我們不需要農夫們掌握太多精耕細作的知識,只要教會他們使用手搖系列的農機,什麼時候耕種,什麼時候播種,什麼時候怎麼辦,我每天告訴他們就是了。”
在極度缺乏農業技術人員的前提下,黃子興也只好自己親自上,每天夜觀星象,預報天氣,進行整體指揮了。
“只要有足夠的農具,只要堆好農家肥,只要有足夠的水,哪怕我們人手不夠,畝產達到二百斤、三百斤,也是有把握的。”
到那時,區區一個高昌縣,一年就能生產至少一千萬石的糧食,有了這麼多糧食,養活百萬人口都不在話下。
“對了,這是我的一些方案、計劃,你們感興趣的可以看看。”
“如果手搖農機弄不出來的話,那我們就用八牛犁,還可以用超凡者耕地,像那種剛剛成就超凡的,力氣可不比牛小,一個人幹起活來頂一頭牛是沒問題的。”
“到時候你們弄幾千個速成的種田力士出來,專門練力氣,專門耕地,給他們人工製造適合他們的超級農具,這其實也很有搞頭,極具有封建社會的特色,也具有超凡社會的特色……”
看著黃子興滔滔不絕,說個不停的模樣,熊巖摸了摸後腦勺,他能怎麼辦啊:“你放心,我一定好好催催楚軒,讓他趕緊把三酸兩鹼、氮氣、氨氣搞出來,到時候就能人工製造化肥,有了化肥產量自然就上去了。”
說著,熊巖就看向了楚軒的頭頂,還沒禿,還能接著肝,只要楚軒還沒禿頂,熊巖就可勁兒催他就是了!
“至於手搖農機,原始版的,其實也不難,咱們一步一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