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五千人,依然是日夜操練。至於日後的訓練方向,得看你們攀科技樹到底到了什麼地步。”
如果楚軒姜橘陸舟他們,搞出了燧發槍,那就按照排隊槍斃的模式訓練軍隊。
如果姜橘等人搞出了擲彈筒,那就要訓練擲彈兵,然後以擲彈兵為核心,打造新型軍隊。
如果陸舟等人搞出了近代火炮,那就火炮轟完步兵衝,步兵衝完火炮轟!
如果季真等人沒搞出這些,只搞出了水裡機床,只搞出了蒸汽機,那就鍛造板甲、大規模鍊鐵鍊鋼,訓練甲士軍隊,訓練冷兵器時代的重甲兵,嚴格按照冷兵器時代的特點來練兵。
那時候,也不要講什麼民族大義了,直接給田給糧,按照府兵的模式訓練軍隊。
初代府兵的戰鬥力,在大夏曆朝歷代的歷史中,就算不是天下無敵,也差不了多少了。
軍隊的重要性,當代的年輕人就沒有不明白的,教科書上明明白白的寫著——槍桿子裡出政權!
所以,當老王講述軍隊的時候,感興趣的還是很多的。就像彭炳,他就很想加入軍隊之中,過一把癮。
“名正則言順,大義名分是很重要的,這也是我要說的:接下來我們得自己給自己表一個官職,比如表楚軒為縣令,表老王為縣尉。以縣令的名義,吸收災民,以縣尉的名義,統一訓練軍隊。”熊巖忽然說道。
彭炳眉頭一皺,直接問道:“這不都是諸侯互表嗎?這不是大諸侯才有的權力嗎?我們一群普通人,一群土地主互表,有用嗎?沒用吧。”
東漢末年的時候,確實發生了一系列在後世看起來非常奇葩,非常無法理解的事兒。
像曹操,被袁紹表為東郡太守,然後他就去上任了,直接當上太守了。
當然,這不是說曹操資歷不夠。如果單論資歷的話,曹操當太守,那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但問題在於,他這個太守,不是朝廷任命,而是袁紹任命的。
相當於袁紹和東郡的世家豪強們打了聲招呼:我的小老弟曹阿瞞,要到東郡當太守了,你們給我個面子,要多配合他的工作。
然後,東郡的世家豪強,就同意了!
這樣的行為,要是放到後世,那是妥妥的反賊!
袁紹是反賊頭子,曹操是反賊骨幹,東郡的世家豪強,有一個算一個,全都是從賊的壞人。
逮住了統統槍斃!
但這種諸侯互表的行為,在當下這個時代,卻非常流行。
公孫瓚表田楷為青州刺史,袁紹也任命了一個青州刺史,然後兩個青州刺史,在青州之地打來打去。
劉備的豫州刺史,是陶謙表的。
按理說陶謙本人也就是徐州牧而已,結果他就表劉備為豫州刺史了。後來劉備逃命到袁紹那裡的時候,還以豫州刺史的身份,舉袁紹長子袁譚為茂才(比孝廉還厲害),成了袁譚的舉主。
這樣的行為,換一個朝代,那肯定是不能理解也不能接受的,但是大漢朝吧,在某些方面確實比較不一般。
不能用後世的眼光來看待。
“有沒有用不重要,重要的是,承認我們的身份,那就是自己人,不承認我們的身份,那就是敵人。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確定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楚軒解釋道。
聽到這裡,彭炳驚訝的說不出話來,他是真沒想到,土豪互表還能有這作用。
“雖然之前制定過很多計劃,但我們也是第一次實際操作,造反這玩意兒,確實是個新鮮事兒。下面我嘗試著說一說接下來的行動綱要,有不理解的,有持反對意見的,都可以說一說。”
“我們要有自己的理想、綱要、主旨,也就是我們這個政權是幹什麼的?我們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替天行道?
驅除韃虜?
均田免賦?
闖王來了不納糧?
“有了口號,就可以吸收志同道合之士,確定朋友和敵人,團結可以團結的力量,增強自己。”
“其次,我們要有一個塊足夠穩固的地盤,王家鎮就不錯,整個高昌縣也不錯。”
“大義、地盤、軍隊,有了這三者,就勉強算是一個合格的諸侯。不過,我們不一樣,我們畢竟不是封建時代的,所以我們還要民心,否則,我們自己良心上就過不去,時間久了,也會被封建時代徹底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