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他能帶多少兵馬前往洛陽而不被大家提前發現?數千人頂天了。
區區數千騎兵,就能橫行洛陽?
開什麼玩笑?
大漢朝的中央軍都不止數千人!
洛陽城光是守門的城門司馬都有十二個,哪怕一個城門司馬只有三百兵馬,這也有三千六百兵馬。
至於西園軍,更是有八個校尉之多,哪怕一個校尉只有一千兵馬,西園八校尉加在一起,也有八千以上啊。
更何況還有何進麾下的中央軍,洛陽城內的職業士兵,數目此刻至少在兩萬以上,這麼多職業中央軍,能被區區數千西涼騎兵震懾的不敢動彈?
荀彧不知道其他人看到這一段的時候,會想到什麼,反正他想的是內外勾結。
第一反應就是,董卓和關東士人勾搭上了。
接著,腦海裡就浮現了董卓的資料。然後荀彧就知道了真相,董卓是袁家的人,董卓這是和袁家勾結上了。
準確的說,是袁基為了打壓袁術袁紹,可以抬高董卓的位置,讓董卓和袁紹袁術兩兄弟打擂臺?
至於袁基為什麼這麼做?
很簡單,袁家已經足夠鼎盛了,四世三公的顯赫,已經達到了極致,在發展下去,那就是自我毀滅。
如果不造反的話,袁家到現在的地步,只需要一直守家就行了,像袁術袁紹這樣的激進派,是袁家最最厭惡的。
所以,趁此機會,打壓一下二人,然後讓袁術和袁紹再開一支,成為某個支脈的家主。
一方面保持了主脈的穩定,一方面對袁術、袁紹攻打皇宮的行為,表示切割,簡直完美。
(在大漢朝不滅亡的前提下,袁術袁紹直接攻打皇宮的行為,無論未來誰當皇帝,都會清算他們。)
果然,接下來的發展,和荀彧預料的一模一樣。
谷蝃
“後軍校尉鮑信,來見袁紹,言董卓必有異心,可速除之。紹曰:“朝廷新定,未可輕動。”鮑信見王允,亦言其事。允曰:“且容商議。”信自引本部軍兵,投泰山去了。”
看到這裡的時候,荀彧就忍不住嘆息一聲,他已經預料到接下來的劇情走向了。
董卓,財狼也,邊境武人,一旦身居高位,必將會有大量的寒門武人向他靠攏,到那時,他就只能前進,他也必須前進。
但董卓自己肯定不是袁家的對手,所以八成是和楊氏等關西士人勾結,然後就是關東士人關西士人的劇烈衝突。
那時,沒有天子居中調節,沒有大將軍居中調節,洛陽城無論發生什麼樣的奇葩事兒,荀彧都不驚訝。
果然,接下來的劇情,也印證了他的猜測。
“董卓?”
“董太師?”
“廢立天子?”
洛陽城外,某處涼亭之中,李儒此刻腦瓜子嗡嗡的。
我李儒,堂堂太學博士,煉神有成的大儒,什麼時候成了董卓的謀士?我和他認識嗎?
哦,認識的,還喝過酒,因為大家都是邊境人出身,而董卓走的是武人的路子,而李儒走的是讀書人大儒的路子。
大家都是被關東士人排擠的物件,所以之前還喝過酒,但也只是喝過酒而已,什麼時候成董卓謀士了?
隨即,李儒就轉過身來,神色冰冷的看著楚軒:“是你,幕後黑手就是你,你為什麼要陷害我?”
聽到這裡,楚軒微微搖頭:“文憂這話從何說起,我什麼時候陷害你了?”
“你煉神有成,論修為乃是天下有數的大儒,縱然是盧尚書(盧植)比你也強不了多少,可論官職卻只是區區一個太學博士。”
“再看看袁家子,那袁公路不過是一個浪蕩子,如今卻已經是虎賁中郎將,袁紹更是天下黨人領袖。”
“文憂,甘心嗎?”
聽到這裡,李儒盯著楚軒,一動不動的盯著他足足看了一刻鐘,可惜卻什麼也沒看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