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一十七章:陛下你是瞭解我的

那個時候,洛陽城被宦官掌握了,中央朝廷被宦官掌握了,天下間計程車人,也只能老老實實接受了,不接受那就是反賊!

然後,士人就迎來了長達十幾二十年的第二次黨錮之禍。

所謂的黨錮之禍,本質上就是天子藉助宦官的手,來打壓天下士人,禁止士人做官,禁止士人的學生、親人做官,可以看作是一種天子妄圖改變天下政治格局的嘗試。

結果,這種嘗試維持了十幾年之後,終於在黃巾起義到來之際,維持不下去了。

為了保證大漢朝的統治,靈帝只得向士人認輸,親自下詔,解除黨錮之禍。

而按照三國演義的預言,宦官們這一次的政變,還沒有來得及掌握洛陽城,然後袁術袁紹兩兄弟為了活命,就直接攻打皇宮,還他孃的成功了。

用屁股想也知道,此事之後,皇室的尊嚴直接被踩在地上踐踏,任何一個天子,都無法容忍此事。

簡而言之,如果不改朝換代,那麼袁紹袁術的上限也就那樣了,會被每一代天子記在心裡。

所以,現在的關鍵是,誰能保證,這一次何進入宮之後,就能好好的活下去呢?

誰能保證,這一道詔書不是宦官的陰謀呢?

萬一是宦官假傳聖旨,想要殺掉何進呢?

萬一是靈帝臨死之前,想要一波流帶走何進呢?

萬一,這又是一個陰謀詭計呢?

這就是陳琳、袁紹等士人擔心的關鍵!

“大將軍,士人已經輸不起了!”

值此關鍵時刻,袁紹終於頂著眾人的質疑,站了出來:“今日我袁本初實話實說,第一次黨錮之禍,士人還對天子抱有期望,希望有朝一日能沉冤得雪。”

“而到了第二次黨錮之禍的時候,士人就開始有了換一個天子的想法,並且有部分行事激烈計程車人,真的這麼做了,他們支援太平道,妄圖改天換地。”

“最終,陛下下詔,明發天下,說解除第二次黨錮之禍,然後大將軍又公然徵召天下士人,這才有了短短數月之內,便平定太平道作亂的結果,才有了今日的和平。”

“如果,大將軍此次沒有出來,那我袁紹袁本初,八成也活不了,宦官是不會放任我活著離開的。”

“所以,這一次如果大將軍一定要進攻,那麼我請求充當大將軍的護衛,一起前進。”

“同時,也請大將軍做好必要的準備!”

說到這裡,袁紹頓了頓:“因為,士人已經經不起第三次黨錮之禍了。”

“天子是君父,士人是臣子,彼此間是父與子君與臣的關係。父親第一次犯下嚴重錯誤的時候,兒子可以忍耐一下,甚至還會期望父親做出改變,再次回到當初的父慈子孝的局面。”

“父親第二次犯下嚴重錯誤的時候,暴烈些的兒子就會制止父親,讓父親停止自己的錯誤行為,孝順的兒子也會直接離開父親,免得遭受損失。”

“可是,當父親第三次犯下嚴重錯誤的時候,即使是最孝順的兒子,也會採取一些必要措施,限制父親的行為,以免遭受更大的損失。”

這還是親爹!

你靈帝,真的是天下士人的親爹嗎?

不是!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是儒家核心價值觀之一。

但是如今還是大漢朝,所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犬儒思想,如今是沒有的。

如今大漢朝計程車人,講究的是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所以,一旦第三次黨錮之禍爆發,那麼大漢朝必將滅亡,這就是袁紹想要表達的。

這一點,之前就有很多士人有這個想法,但沒人敢公開說出來,而袁紹也是沒辦法了。

他是第二代黨人領袖,而黨人可以看作是士人群體之中的公知大V,每一個黨人名聲都很響亮,一舉一動都有著莫大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