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四十三章:臥龍現身

結果就是,羌人沒有徹底消滅,卻把大漢朝的財政打的破產,以至於有人公然說,咱們要不把涼州扔了吧?

(某些官員是這麼想的:反正朝廷已經扔過幷州的某些郡縣了,那如今把涼州給扔了,似乎也不是不可以啊?

而且,這還能更進一步削弱關西之人。)

“而如今,關中多出了五百萬石糧食,就足以讓關中自給自足,甚至還能拿出其中的三百萬石當做軍糧積攢起來。”

“到時候,就算轉運到涼州的時候,只剩下一百萬石,也足以供應數萬中央軍征戰半年之久。”

最精銳的中央軍,大戰半年,什麼樣的羌人殺不死?那個部落敢不服?

“我敢說,有了這五百萬石軍糧,今年涼州的局勢就會好轉,當地的豪強就會收斂。”

“而明年,這個數目說不定會變成一千萬石,到那時,咱們可以直接派遣十萬大軍,在涼州打上一年!到時候誰敢不服,就直接滅族!”

“到那時,困擾了朝廷幾十上百年的羌人之亂,在咱們的手裡就徹底平定下去了。”

說到這裡,何進就露出了一個開心的笑容。

“妹妹,陛下,你們覺得怎麼樣?”

何後點了點頭,然後就看向了劉辯,劉辯想想,說道:“舅舅此計甚好,不過,涼州的羌人、豪強、叛賊,會不會提前動手,直接毀掉關中的良田呢?”

“哈哈,這個真不怕。”

“子興先生,只用了數萬百姓,數千五臟境好漢,再加上一億錢,就在半年之內把二百萬畝荒地變成了二百萬畝良田,還有五百萬石糧食。”

“想要毀掉二百萬畝糧食,羌人至少得出動數萬人,而且這些農場,大都位於關中腹地,來了就走不了。”

“就算他們真的成功毀滅了這些良田,完全可以讓子興先生再次前往關中,重新屯田,所花費的也不過就是一億錢和數萬人以及數千五臟境好漢而已。”

而羌人和涼州豪強、叛賊付出的,卻是至少數萬騎兵。

一口氣減少數萬壯丁,羌人和涼州豪強、牌賊能抗住幾次如此規模的損失?

在勝利中走向滅族?走向滅亡?

……

關中,某處大農場之中,諸葛亮結束了和司馬懿的罵戰,正在回家的路上。

自從那天以後,司馬懿幾乎每天都要和諸葛亮打嘴仗,十次裡諸葛亮能贏八成,剩下兩次都是平手。

而今天,諸葛亮開門的瞬間,就察覺到了不對,然後他就發現,書桌之上多出了一封厚厚的信件。

信封之上寫著師弟親自,底下則是臥龍二字。

以諸葛亮的智力,一瞬間就想到了好幾十種可能。

第一:這是楚軒再給他寫信,目的不詳。

第二:這是有人假扮楚軒之名給他寫信,目的是利用他來增加這封信的真實性,進而達到某種目的。

第三:這是有人利用諸葛亮演義之中和楚軒師兄弟關係,設計陷害諸葛亮,妄圖逼楚軒現身。

第四:……

片刻後,諸葛亮叫來了父親、爺爺,讓他們在外看守,自己親自代開信封,觀看信件內容。

“這確實是師兄寫的,也只有師兄才有這種出乎預料、天馬行空卻又有可行性的想法。”

“哦,那臥龍先生在信裡說了什麼?”

“師兄在信裡提了兩件事,第一件事叫做化道法為生產力,還說道法才是第一生產力,要把道法和生產巧妙的結合起來。”

“師兄說,如果把道法用來生產,足以使如今的生產力輕鬆提升十倍百倍不止,而生產力的進步又會促進生產關係的改變,到那時盛世可能就真的來了。”

“師兄說道法用來戰鬥,那就是大大的浪費,相當於手裡拿著金子,不去鑄造成貨幣花,反而製作成鐵鍬去翻地一樣,是大大的浪費。”

“而道法一旦應用在生產生活之中,可以直接把生產力輕鬆提升一個時代,讓整個大漢都進入道法革命時代,到那時可能隨便一個道人,配合一百普通人所產生的的生產力,就相當於如今的一縣之力甚至是一郡之地的生產力總和。”

“師兄還在信裡舉了一個例子,比如最近最廣為人知的關中大農場,如果將道法應用在其中的話,可以提前偵測天氣、改變天氣,可以大規模的改變氣候,使之有利於生產,還可以道法除蟲,道法除草……”

“師兄說,無論是大規模改變天氣,還是道法除蟲道法除草,其實都不難做到,關鍵在於轉變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