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逼宮 另一柄劍橫在他的脖子上
自從那日康熙把虞燕叫到乾清宮去之後, 她似乎就接替了原本弘皙的位置成為他新一任最喜歡的孫輩,每每從上書房下學後他就讓梁九功叫她到乾清宮,就連面見大臣也沒把她落下。
說實話, 一開始的時候虞燕還是有些惶恐的, 但是當她將如今朝中眾臣基本上全都面見過了一遍之後, 她原本有些緊張的心隨之緩緩落到原位——
大家都是人, 沒什麼兩樣。
臨近清明的時候康熙還跟著虞燕出了一趟宮祭拜溫憲公主,當日恰好寒食節,虞燕按照習俗吃的是冷食。
可她總不能也給康熙吃冷的東西, 畢竟老爺子年紀大了, 萬一吃出點什麼事兒就不好了。所以她帶著康熙先到了公主府, 讓廚房的人蒸了鍋青精飯拌著白糖送到桌前,另外又上了一小碗拌著香油的嫩筍、小菌菇和枸杞頭, 這又名喚“山家三脆”。
“這天氣已經到了玉蘭花開的時節了。”
康熙用完膳站在窗前,屋外的玉蘭樹如今恰好是盛開的模樣, 春風一吹便簌簌落下。
溫憲公主剛去世的時候虞燕是茫然無措的,但是在廣州呆了一年, 回京後兆玉又送上來溫憲公主寫的詩序,她從中也找到了新的寄託。
一蹶不振不是她虞燕的風格。
“春暖花開的好時節, 皇瑪法今年怎麼沒有打算下江南轉轉?”虞燕笑著將手中朔方那邊送來的信件慢慢收起來,結果一個不小心就將裡面的房契落在了地上。
“這幾年因為土豆紅薯那些農作物的推行, 南邊鬧災害的時節少了許多,再加上如今西北那邊不太平,國庫的銀子能少用為好, 還是少用為好。”
康熙彎腰撿起飄落的房契,他如今雖然年紀大了眼神不好,但是白天看幾個字還是看得清的, 因此一眼就看見了紙張上寫著的銀川賀蘭縣幾個字。
“你的生意如今都做到西北去了?”康熙有些訝異。
虞燕有些不好意思:“西北那塊地方本身做生意的大多都是晉商,孫女也不好過去直接橫插一腳,只是先派人過去探聽情況。手下人生意做得也小,基本上都是行商,這還是預備開的第一家店面。”
康熙放下房契,心中想的卻是前日西北的地方傳上來的訊息。
自從康熙三十五年昭莫多之戰擊潰噶爾丹主力後,準噶爾部這幾年一直都太太平平的。直到前幾日駐藏大臣傳來急報,策妄阿拉布坦侵擾西藏,臺吉大策淩敦多布經藏北納木錯攻入拉薩,滅了和碩特汗國。
這種情況下,於情於理來說朝廷肯定是要出兵西藏的,先前三徵噶爾丹立下戰功的大阿哥如今算是被圈在府裡,除了逢年過節的時候進宮拜見太後康熙會不冷不熱地和這個兒子說兩句話,其他時候都處於一個不聞不問的境地。
到現在為止派哪個皇子出征就成了如今康熙最頭痛的問題,一是他不想再給那些已經有爵位的皇子身上加軍功,另外就是下面那一溜長起來的兒子裡面算得上文武雙全的只有一個已經被圈起來了的十三阿哥,再有就是十四阿哥了。
可是十四年紀和他前面幾個哥哥比起來實在是太小了些,如今不過才二十三歲,不一定撐得起全域性。
他心裡這麼想著,一邊跟著虞燕走在岸邊的柳枝下,一邊忍不住還是將心中的擔憂一股腦說了出來。
虞燕聞言倒是笑了:“大伯當年上戰場的時候比如今的十四叔年紀還小些呢!”
康熙一下子恍然大悟。
或許是因為他年紀大了緣故,看下面那些阿哥們仍舊覺得他們還是初出茅廬的孩子,完全沒想到從前老大上戰場的時候年紀比他這幾個弟弟還小得多。
“再說十四叔到時候也不可能直沖前線,多半還在後方坐鎮,皇瑪法無需太過擔心。”虞燕笑眼彎彎,“到時候您多教教他就是了。”
或許是她的哪一句話正好戳中康熙的想法,沒過幾日他就下旨封十四阿哥胤禎為撫遠大將軍統率大軍進駐青海討伐反叛的策妄阿拉布坦。
先前皇子領兵出征的先例也不是沒有,只是這次康熙的下旨還是在朝堂上引起了軒然大波——他下令以天子出征的規格安排此次胤禎的出征。
這下別說是太子了,就連原本氣定神閑的八阿哥一黨都被老爺子這神來之筆給搞蒙了,就連十四阿哥自己都很是震驚。
因為年紀和前面幾個哥哥比起來要小上許多的緣故,胤禎一直都是跟在八阿哥他們身後做事,沒想到這一次自家汗阿瑪突然讓他獨挑大樑,原本對皇位從沒什麼念頭的胤禎此刻也不由得有些心猿意馬。
萬一呢?
萬一汗阿瑪就是覺得他要比前面的哥哥都優秀呢?
萬一汗阿瑪還能活很多很多年,前面那些哥哥都死得早呢?
旁人是怎麼想的康熙並非不清楚,只是他這麼做自有他的道理,他也不想去跟自己那群兒子們解釋,至於太子,康熙自認為他們父子之間的關系已經有所緩和,太子跟在他身邊這麼多年,自然也能明白他的顧慮。
八阿哥拉著九阿哥和十阿哥自稱一派,一個是寵妃之子,一個家世傲人,康熙這次特意點了十四阿哥以天子規格出征,就是為了從內部分化他們,也是為了防止八阿哥身後的勢力過大。
但是太子並不那麼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