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章 蠻夷 答案自然是對外擴張。

第41章 蠻夷 答案自然是對外擴張。

虞燕是按照來信的先後拆解的, 第一封信寄來的時候她應該還在前往徽州的路上,開篇第一句話就是“音問久疏,垂念已深。”

我已經很久沒有聽到你的訊息, 對你十分想念。

虞燕沒忍住嘴角彎了彎, 她不僅是第一次收到別人給她寫的信, 而且還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短小卻又飽含思念的話語。

不過星德似乎對這樣文縐縐還有些肉麻的表達方式還是有些不適應, 再往後面寫的信裡面就沒有這樣的表達了,基本上就跟日常表達的大白話差不多。

樸素卻情感真摯。

一開始兩封信中他因為父親去世的原因還透著些疑惑和悲苦,著重講述了他那幾天在家中無所事事、渾渾噩噩的狀態。

信裡面還寫到最後他父親的爵位落在了三叔富禮的身上, 那段時間他家裡基本上每天都是雞飛狗跳, 去給老夫人請安的時候都能聽到他二嬸和三嬸之間各種各樣夾槍帶棒的話語。

星德表示他一開始的時候還會因為這些事情難過, 但是在家裡時間呆久了,再聽到他幾個嬸嬸之間爭吵的話語, 就開始漸漸變得無感。

第三封信送來的時候虞燕應該已經到徽州了,星德那個時候也大概知道她陪著阿瑪去南巡的事情, 信上就變成好奇南巡時候虞燕可能會見到什麼樣的景象,遇到什麼樣的人, 信的末尾還要再提上一筆虞燕可千萬不要忘記他這個認識最早的小夥伴。

虞燕看著看著就笑了。

孩童稚氣而真情流露出來的話語總是動人的。

尤其是最近的那封信中,星德在家中陪老夫人聽戲, 裡邊有京中戲班子新排的《釵頭鳳》,講的是著名詞人陸遊和唐琬的故事。裡邊有一句唱詞一直叫他念念不忘, 甚至寫到了寄給虞燕的信上。

“山盟海誓猶在耳,生離死別空悲哀。”

虞燕一開始還以為星德會寫一些關於二人之間情感的感慨,沒想到這小家夥反而在信中情真意切地寫道:“額林珠你可千萬要繞著像陸遊這樣的男子跑, 本來人家都好好的嫁人了,結果來了一出重遊沈園還寫什麼詞,硬生生將那些流言蜚語把人給逼死了!”

“不管有什麼山盟海誓都不要去相信, 聽說我額娘當時就是信了我阿瑪說會對她好一輩子這種鬼話,結果臨到生我的時候才發現他還在外面養了個外室,一口氣沒喘上來,生下我就過世了。”

星德寫到這裡筆跡都淩亂了,虞燕都可以猜到他寫到這裡的時候感想有多深,情感上有多著急。

“他一直在我面前不斷念著著我額孃的好處,我原先還一直都以為他真的對我額娘情深義重,結果也就前段時間吧那外室直接找到我們家裡來了,說是我還有個弟弟流落在外。”

星德的信上在寫到這裡時突然多了一個墨團,他可能還在猶豫這種事情要不要告訴虞燕,但最後他還是接著寫道:“老夫人直接把他們都給打發出去了。”

“聽她和我那幾個嬸嬸的說法,其中應該牽涉到後續的分家,多一口人就要多分出去一點錢,老夫人就幹脆把那對母子打發到了外面烏拉那拉氏的莊子上去了。”

分家這種事情就一定會牽扯到家裡面的財産分配,再加上老夫人親生的兒女只有福晉和福晉的弟弟,她自然不想再多點人來分一杯羹。

不過提到《釵頭鳳》這個戲劇,虞燕又覺得裡面有些情節的構思和唱詞都帶著點熟悉的味道,於是她抬頭問越桃:“《釵頭鳳》是哪家戲班子編的?”

剛問完虞燕才反應過來越桃山梔都跟著她一起去了江南好幾個月,哪裡會知道京裡的動向。

好在留在京裡的丫頭也不是沒有,沒多久越桃就從其他人嘴裡打聽到這一曲《釵頭鳳》的故事雖然取自陸遊和唐琬,但裡面大量的故事情節都是兵部侍郎年遐齡府上的年大姑娘口述的,情節悽美動人,幾乎一時間風靡京城的大街小巷。

虞燕表示毫不意外。

“年姑娘如今是許多宗室王妃嘴裡交口稱贊的才女,聽說她明年就要參加八旗選秀,如今已經有好多家夫人暗地裡打聽年府的口風了。”

“許多官員家裡的女兒都很喜歡她寫得那些故事。”越桃笑道。

虞燕長呼一口氣,面色有些複雜:“拿紙筆來。”

她想,她可能要給雙卿找點事情幹了。

洋洋灑灑寫了兩頁滿滿當當的信紙,虞燕才把自己要交代給雙卿的故事和讓她辦的事情寫完,她又拿起一頁信紙寫了差不多半頁的字數給溫憲公主。

她甩了甩腕子,可能是因為一直在奔波的原因,虞燕這段時間寫字已經很少了,猛然間讓她一下子寫那麼多字,確實有些不習慣。

但是虞燕轉頭看向星德寄來的一封封信,最後還是認命地拿起筆,開始思考怎麼給星德回信。

人家認認真真地給她寫了十六封信,就算她做不到一封一封地回他,好歹也要言之有物,不能太敷衍才是。

這樣一寫就寫到了半夜,明角燈裡的燭火都差不多快要滅了,虞燕才寫完一封信。她將三封信分別裝進信封預備明日一早就讓謝嬤嬤寄出去,一旁等著的越桃山梔將早就預備好的溫水端上來伺候她洗漱。

信上除卻回應了星德在十六封信裡邊提到的事情外,虞燕還分享了很多關於她在江南玩的那段日子的感想,信的最後她也沒忘記問星德有關他回家後學習進度的事情。

她才沒有什麼壞心眼呢,只是想催促一下小夥伴認真讀書、好好學習!

信的最後,虞燕猶豫再三,寫上了她經雙卿一事後對權力的感悟。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