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溫存 “給我生個小福星可好?”……
帝後一夕崩逝, 讓長息瞬時陷入大亂。彼時三位輔政大臣,陸懷川、裘思道,戰死的戰死, 自戕的自戕, 竟是隻剩下了個沈複光。
朝中不穩,人心浮躁。
漸漸劃分為兩派,一派主張尋蕭氏宗親王中遴選, 不過皇室血統凋零,只得從遠支宗親中擇選;一派則主張迎回當初禦極未果的齊王。
文臣武將爭辯不休, 朝堂已然如鬧市菜場般混亂無序。
沈複光枯坐家中, 一盞燈燃至天明,明晃晃地映照著他兩鬢銀絲。
天將明未名之際, 沈昀之捧著盞熱茶, 恭敬地遞到父親案前。
沈複光叫住了他, 命他坐下。
“國不可一日無君。”
沈昀之自然知曉父親在愁什麼, 頓了頓, 輕聲接話:“但君不可無德。”
沈複光抬起混沌的眸子認真地打量著他。
“你是心中已有傾向的人?”
沈昀之語氣堅定。
“齊王殿下。”
放眼目下諸王,皆是平庸無能之輩, 甚至惡名在外的大有人在。那幫朝臣在這群人中,精挑細選了兩人。
一是河西王蕭貞如,乃是先帝堂弟。蕭貞如此人,低調本分, 且極為懼內, 平素為妻子馬首是瞻,不敢有半分違逆。
二則是順安王蕭驚,乃是順安王蕭寧甫的遺腹子。蕭寧甫早逝,蕭驚便襲了爵位, 現今尚不滿七歲。
這二人,沒有一人有能耐,撐得起現如今長息這危局。
這個道理,沈昀之明白,沈複光懂得,整個朝堂的所有人也都知曉。
沈複光長嘆一聲,沒有回他的話。
沈昀之毫不退讓,步步緊逼,“難道父親放心將長息的未來交到一個膽小如鼠的人手中?還是放心交到那稚子幼童之手?”
提到蕭驚,沈昀之苦笑一聲:“長息如今不比昔日,陸懷川戰死,裘思道自戕,如此便折了兩大肱骨。若他三人都尚在,加上父親您,效仿開國之初,主少國疑之時,如徐既明徐國公那般輔佐幼帝,或可不必如此憂心……”
搖搖點點的燭光描畫著沈複光佝僂的脊背,將其投映在屏風之上。
“齊王他,終歸名不正言不順。”
“名不正便造新名,言不順就闢新言。父親,現下是長息需要齊王,是我們國家需要一個聖明仁德的君王。什麼血統,什麼身份,比之長息的未來,都還重要麼?”
度其話中意,沈複光眼神一凜,刺向沈昀之:“你欲矯詔?”
沈昀之擰眉:“父親,彼時立齊王為儲君的旨意是先帝親定,如今不過再借一把名,一無私心,二遵其意,如何算得了‘矯詔’?”
沈複光握緊了拳頭,掃下案上那盞還冒著熱氣的茶,仰頭一個灌了個幹淨。
……
又過兩日,就在這帝位幾乎已然確定了蕭驚時,變故突生。
理政殿的匾額後,藏著一個四尺見方的小匣子,匣子裡頭只一方縫得牢固的黃絲帕,用朱筆寫著六個大字:
傳位於齊王煦。
大學士沈複光親去認了,確定是先帝禦筆不假。
有此密令,又得沈複光作保,便如定海神針般,鎮住了派別林立,各執己見的朝臣。
迎齊王蕭煦即位,名正言順,毋庸置疑。
大盛,晉城。
杜若無聲地盯著門口兩個守衛,一臉驚異。
她拎著食盒,指了指自己,問:“連我也不能進?”
那二人又是面無表情,一板一眼的回應:“殿下吩咐過,未得他許,任何人不得打擾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