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的確確有些過分,也的的確確有些亂來。
就算是鎮國公也保不住顧錦年啊。
隨著百官爭議,一道聲音也隨之響起。
“宣百官入朝。”
隨著太監的聲音響起。
一時之間,所有官員也紛紛閉嘴了,從內閣緩緩走進大殿當中。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一如既往的參拜。
大殿當中,隨著永盛大帝剛剛說完平身之後,一道聲音直接響起。
“陛下。”
“臣有本參奏。”
聲音響起,是兵部左侍郎。
“奏。”
永盛大帝澹澹開口,沒有任何情緒,似乎知道會發生什麼。
“陛下,鎮國公之孫,顧錦年前往江陵郡,私自調兵二十萬,封鎖江陵郡,更是扣押所有官員至白鷺府。”
“根據密探來報,祁林王派十萬大軍意圖鎮壓督查,卻不曾想顧錦年喪心病狂,與祁林王十萬大軍廝殺,為顧大全,長飛將軍選擇投降。”
“如今被顧錦年控制於白鷺府。”
“私自調兵,封鎖一郡,扣押官員,意圖內亂,此乃四大死罪,請陛下立刻擬旨,強制收回兵權,由山魁軍將顧錦年扣押入京,發放大理寺審查。”
“問斬顧錦年,否則朝綱崩壞,天下大亂。”
兵部左侍郎倒也直接,他沒有一點誇大,直接給顧錦年定罪。
這已經不是針對或者不針對的問題了。
而是顧錦年做的事情,的的確確不厚道,一個王朝最主要的是什麼?就是規矩!
如果沒有規矩的話,想調兵就調兵,想做什麼就做什麼,那這個國家豈不是亂套了?
禮部外交罵不過別人,可不可以直接把人家全部殺光?
工部製作器物,因為商人開價太高了,可不可以直接帶兵抄家?
戶部沒銀子給百官發俸祿,可不可以讓官員直接去搜刮民脂民膏?
隨著兵部侍郎的聲音響起。
立刻,新的聲音也跟著響起。
“陛下,孔家傳信告知,孔家大儒孔振,只因多言一聲,便被顧錦年捆至城口木樁之上,受鞭打之刑,此等做法,暴虐不堪,既有辱聖人,也顯顧錦年殘暴本性。”
“請陛下下旨,降罪顧錦年。”
是一位儒臣,孔家第一時間傳來書信,告知了他們一些事情,朝會之上,自然要將此事說出。
“陛下,顧錦年此番行徑,視律法為無物,視皇權如無物,仗著鎮國公的名號,胡作為非,狂妄無比,還請陛下降罪。”
一道道聲音接二連三響起。
百官的態度達成一致。
這並非是商量好了的,而是顧錦年做的事情,的的確確不厚道。
亂了規矩,亂了朝綱。
一句話來解釋。
不管發生什麼事情,都要遵守規矩,而顧錦年卻踐踏著規矩。
聽著百官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