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
“僧人年紀輕輕躲在佛門寺廟當中,唸經誦佛,美曰其名是為普度眾生,可實際上呢?”
“稅不納稅,錢不交錢,沒有為王朝做過一件實事,抄經唸佛有何意義?”
“倘若抄經唸佛可以讓百姓吃飽喝足,可以讓天下太平,那天下人都去抄經唸佛。”
“你說佛門僧人算不算百姓?”
顧錦年出聲,這是他的解釋。
的確,佛門最大的問題,並非是教義,而是佛門僧人不納稅,年紀輕輕,可能十幾歲就拜入佛門,然後天天抄點經文,誦點佛經,就安享一生。
甚至建設佛門,讓人過來朝拜佛像,將銀兩捐贈,這些銀兩去了何處?
說難聽點,不交稅也就算了,還賺百姓的銀兩。
這就是佛門嗎?
顧錦年此言一出,引得不少百姓叫好。
而八怨神僧明顯有些沉默。
他詢問顧錦年僧人是不是百姓,其實就是一個言語上的圈套。
卻不曾想到,顧錦年站在王朝這個角度,駁回此言。
但八怨神僧並沒有因此而繼續沉默。
“侯爺不知佛門,此乃無罪之過。”
“佛門僧人,誦唸經文,消除天地因果業力,為的就是讓百姓過得更好。”
“若無我佛門僧人如此,這天地不知道有多少災禍降臨。”
八怨神僧開口,出聲解釋。
但不等顧錦年反駁,八怨神僧的聲音繼續響起。
“侯爺。”
“阿塔寺全寺上下,皆被誅殺,我佛門用無上神通,發現侯爺在場,敢問侯爺,此事是否與您有關?”
八怨神僧繼續開口,也算是開門見山了,不想囉嗦。
“恩。”
“與本侯有關。”
“不過,人並非是本侯所殺,羅澤主持是被自身業火所殺。”
“至於寺廟僧侶,是被天魔老人所殺。”
顧錦年淡淡出聲。
“明白了,也就是說,這件事情與侯爺沒有一點瓜葛?”
八怨神僧出聲,繼續問道。
“倒也不是。”
“是本侯讓天魔老人動手的。”
顧錦年肆無忌憚道。
壓根就不怕。
果然,此話一說,引來一些驚呼。
按理說,這件事情,即便當真是顧錦年動手,也應該推辭責任,畢竟殺人就是不好,何況還是殺僧滅寺。
這一刻,八怨神僧也沒想到顧錦年會如此回答。
這跟他預想的不一樣。
很快,他明白了一件事情。
顧錦年對佛門已經不是偏見了,而是極大的偏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