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京城前往廣州,只需要一天時間。
遙遠的距離,已經不是限制人類發展的阻礙。
4375年,耀陽號戰列艦下水。
排水量五萬六千噸的鉅艦,裝載九門455毫米口徑艦炮。
這一艘軍艦的實力,足以碾壓皇家海軍之前一個艦隊,皇家海軍的實力,足以護衛帝國龐大的海疆。
4376年,電視機正式工業量產。
電氣化時代的成果,走入千家萬戶之中。
現在人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電力。
4379年,帝國的鋼產量正式跨越一億噸的大關,工業規模超越其餘藩屬國的總和。”
皇帝蘇河最後說道:“朕已經給你們打下堅實的基礎。
帝國未來的發展,全靠你們這些青年人的努力。”
這句話說完,直播就結束。
皇帝蘇河乘車前往皇后王文君所在的坤寧宮。
成年的皇子,除了太子蘇蜀留在皇宮,其餘的皇子除了早年分封建國,剩下的皇子都被派往帝國邊陲地區鎮守。
例如澳洲、印度、爪哇這些遠離帝國本土的地方,皇室子弟鎮守正合適。
皇帝蘇河不怕他們造反,他最怕當地的土著崛起。
這些皇子為了自身的利益,必須要團結當地的權貴,治理好地方。
皇帝蘇河沒有在晚年納妃,部分嬪妃已經離世,其餘的嬪妃送去與他們的孩子團聚。
皇宮之中只有皇后王文君留下來。
特別在他身體不佳的情況下,京城內沒有其餘皇子和嬪妃,有利於皇權的傳承。
蘇佑民看到老爹與皇爺爺走到坤寧宮前。
他立刻上前攙扶:“皇爺爺,您慢點。”
皇帝蘇河摸了摸蘇佑民的腦袋,皇室第三代培養的不錯。
至少不用擔心帝國出現大明戰神朱祁鎮那種人才。
蘇佑民與蘇坤澤的表現,也是皇帝蘇河對太子蘇蜀極為滿意的一點。
他們登臨大位,會不會成為明君,無法預測出來,但至少不會成為昏君。
以帝國現在的情況,中庸之君治天下,讓內閣和大都督府相互制衡,不會出現大問題。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傳~~
內閣無法掌控軍隊,再加上有議會的存在,無法出現權傾朝野的權臣。
皇帝蘇河看向太子蘇蜀詢問道:“佑民和坤澤都已經完成大學學業,準備把他們安排到哪裡。”
蘇佑民和剛出門口的蘇坤澤全部看向老爹。
老爹的決定,將會決定他們未來的命運。
太子蘇蜀立刻回道:“父皇,這兩個小崽子剛上完大學,應該送他們去軍隊鍛鍊一下。”
皇帝蘇河聽完之後點頭道:“是應該去軍隊鍛鍊一下,軍隊是個大熔爐,淬鍊一番能更好的成才。”
蘇佑民與蘇坤澤激動不已,帝國只有以儲君培養的皇子,才會讓他們去軍隊鍛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