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縣公司是不跑幹線的。我們只能把分揀好的貨打包往你們市公司送,由你們來解決幹線運輸的問題。”
伍漢康說:“按照標準的流程,的確是這樣。我不是說了嘛,現在情況特殊。把貨送來送去的耽誤時間。”
“這樣可不行啊,伍總。您得體諒我們的苦衷。我們幫您分揀是沒問題,但是讓我們送到江城去這就很為難了。除非總部的運營部門能同意我們這麼做。”
儘管縣公司是海城市公司的下屬單位,但是縣公司跑幹線運輸確實有兩個瓶頸。首先縣公司和市公司不是內部級別的問題。市公司是快遞公司的直營公司,而縣公司是快遞公司的加盟公司。從嚴格意義上講,兩家公司是兩個獨立的公司。
幹線運輸是由直營體系來完成的。加盟公司只負責末端的派送和把攬收的貨送往直營公司。
這樣的運營方式就導致一個怪現象。有些快遞是同城件,發件人和收件人都在同一個城市,而且兩個區域是緊挨著的。但因為兩個區域的快遞分別歸兩個不同的網點加盟商收取。明明可以這家收件之後直接送到另一家去派送。結果是這一家城裡的網點收好件打好包,再送到郊區的分揀中心,分揀中心再把件分揀好,又送回城裡的另一個網點,然後派送。
這種流程就導致消費者不理解為什麼從本市的商家那裡買的貨並不比從外省買的貨到貨速度快。其實,到貨速度和距離無關,而和流程有關。
這個流程涉及快遞公司的整個管理體系,區區一個海城市級公司根本無法去解決。這件事可不像找其他公司租輛車、僱兩個司機這麼簡單。
伍漢康覺得這件事非常具有諷刺意味。自己的快遞公司解決不了幹線運輸的問題,其他的快遞公司卻可以靈活解決。
伍漢康自從就任海城市總經理以來,就發現了公司管理中的很多問題。能解決的問題大多數他都解決了,剩下的那些問題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他只能謹慎地向總部提建議,卻不能貿然行動。
在伍漢康思考人生的時候,江岸接到了妻子給他的電話:“終於忙好了。累死個人了!才看到你的訊息。”
江岸問:“你忙了一整天?”
“是啊。從早上到現在,根本就沒空看手機。”
“那你吃過飯沒有?”江岸關切地問。
“還沒有呢。”
“啊?你一整天沒吃飯?”江岸從新聞上得知江城的醫護人員忙得連吃飯、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卻沒有想到自己的妻子竟然一整天都沒有吃飯。
“是的。知道是這個情況,所以早上吃得比較多。不過病人實在是太多了,人手也不夠。在防護服裡捂了一整天不能脫衣吃飯。剛才脫防護服的時候,渾身都溼透了。”
“你實在是太辛苦了!”江岸聽到妻子的話,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麼好。
“我們還算好。防護裝置還比較全。也幸虧我們醫院帶的物資比較足,也幸虧我多帶了些成人尿不溼。我跟你說,成人尿不溼我還是在生孩子的時候穿過。那時候溼了就換、溼了就換,我都覺得穿得特別不舒服。現在可好,就算是溼了還得再穿幾個小時。”說到這裡江岸的妻子突然笑了。
“哈哈哈。我跟你說啊。就是我對面坐著一個男病人,我的注意力根本就無法放在他身上,而是放在自己當著他的面尿尿這件事上。你說搞笑嗎?”
江岸也笑了,不過卻無法像妻子那樣笑得那麼暢快。他人不在江城,根本無法想象妻子在面對生死的時候是如何保持這種樂觀的態度的。
江岸問:“你明天還是這樣嗎?”
“那可不?一直到戰鬥完成。我先不說了啊,要上車了。我回去吃個飯就睡覺。明天凌晨5點再來。”
“5點就要到醫院?”
“是的。病人太多了。連軸轉。能休息5、6個小時,已經是很好的待遇了。”
結束通話電話後,江岸悵然若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