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0021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韋達康眼見韋寶情緒不對,急忙死死的將韋寶抱住,“你幹什麼?別再惹事了。他們罵一下就讓他們罵一下就是了,大明律法在呢,他們不敢動手的,民間私鬥要處重刑!你先動手就要吃虧!”

“別動手,別動手,韋寶你別胡來,快拉韋寶進屋。”黃瀅也趕緊站起身來,使勁的推著韋寶。

韋寶要拔槍又拔不出來,他最受刺激的事情,就是看著黃瀅給這幫鄉下人下跪,現在黃瀅站起身來,韋寶的情緒稍微冷靜了一點點,若不是萬不得已,韋寶不願意殺人,不願意離開原籍成為流民,那樣的話,他之前想好的發展計劃就全亂了,只剩下逃走,然後落草這一條路。

羅三愣子和劉春石兩個人本來一直在門內看著,此時見事情急了,均是咬咬牙,一起從屋裡出來,幫著韋達康和黃瀅,四個人合力將韋寶圍著拽進屋,將屋門關上。

見韋家慫了,外面三四百人更是高興,像是嘴巴不會幹一樣,一個比一個罵的大聲,似乎是想憑著罵聲,將韋寶家的茅草屋給罵倒下才甘心。

韋寶雙目欲裂,這漫天的屈辱,是他從來沒有感受過的,這是人家群體指著你鼻子罵啊,這要是在現代,這種事情別說是一個少年,就是一個成年大老爺們,都能被罵的想不開尋短,或者是有血性的,會找炸葯包,煤氣罐啥的跟一堆人同歸於盡。

“三愣子,春石,你們兩個看好韋寶,別再讓他出去,他們罵個一兩個時辰,等下天色暗了,就自然會走的。”韋母一邊哭,一邊道。

羅三愣子和劉春石,一左一右的控制著不讓韋寶站起來,兩個人同時點點頭,“放心,嬸子。”

韋達康抱著腦袋,坐在灶臺邊上,一個勁的用腦門去撞灶臺的邊,雖然撞的不重,但是韋達康此刻生不如死的情緒,卻盡顯無疑。

“三愣子哥,春石哥,”韋寶終於冷靜了下來,嘆口氣,“別拉著我,我沒事,爹,娘,你們不用這樣,我說了能解決就能解決!”

韋達康氣的不想再跟韋寶說話,心說27兩銀子!你怎麼解決?

不知道天高地厚!

在金山裡的日子再難過,但是一家人的戶籍在這裡,真的被趕出了金山裡,那當真是沒有活路了!

韋母也一個勁的唉聲嘆氣,沒有人將韋寶的話當真。

韋寶雖然靠著書法比賽弄來了四兩銀子,但是大家並沒有就此將韋寶當成大人看待,只是覺得韋寶不過是偷偷的練出了個一技之長,外加運氣好而已。

“三愣子,春石,要不然你們先回去吧,這事跟你們沒關係,等會讓鄭金髮知道你們一直在這裡,會牽累你們的。”韋母過了一會兒對羅三愣子和劉春石道。

“嬸子,沒事的,我們兩人都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光棍,大不了就離開這鬼地方。”羅三愣子大咧咧道:“平時沒少到韋叔和嬸子這裡來吃東西,有事的時候不管不問,我三愣子還是人嗎?”

劉春石跟著嗯了一聲,算是回應羅三愣子這番話,卻沒有說什麼。

劉春石還懷揣著科舉夢,要不然也不是不重情誼的人,他還有點顧忌。

在明朝,戶籍制度是很死板的,朱八八手裡就定下規矩,為了維持社會穩定,職業世襲,戶籍也世襲,將老百姓的自由完全綁死,人和貨都沒法正常流通,有限的經濟權力都掌握在地方官府和鄉紳惡霸手中,嚴重限制商品經濟發展。

一個人在什麼地方,就永遠在什麼地方!

出了戶籍所在地,就是流民,外地官府是不會接收流民的。

當了流民,不是做強盜,就是徹底成為農奴,永無翻身之日,更不用說還想參加科舉了。

最底層的老百姓,若是想在原籍混出頭,要麼靠科舉,要麼靠經商,能出頭的,那都是千里挑一的人才了。

如果是到了外地成為了流民,還能混出頭,除了做強盜,就只剩下自己閹割了,去當太監去,這要是還能混出來,就更是十萬裡挑一的人才,甚至是百萬裡挑一的人才了。

事實上,絕大多數的人是餓死在異鄉。

所以,不是實在無路可走,誰也不會離開原籍。比如遼西那幫被建奴奪走糧食,再被官兵逼的走投無路的難民,還有西北的一些難民,難民成為流民之後,就是社會最不穩定的因素。

人離鄉賤物離鄉貴,這句話,在大明格外的貼切。

說清朝到處都是奴才,明朝也差不多,滿清只不過是大明的加強版罷了,滿清的各種制度更加嚴苛,對人的思想靈魂的禁錮更加心狠手辣。

韋寶看出來劉春石的擔心,對劉春石和羅三愣子道:“三愣子哥,春石哥,我真不會再出去跟他們吵了,三愣子哥,你和春石哥先回去吧。”

羅三愣子看了看劉春石,“春石,要不然你先回去吧,我等會天黑了再回去。”

劉春石像是想通了什麼事情,“你們別擔心我,他們還能拿我怎麼樣?大不了就是離開這裡沒法再參加科考。我考了這麼多年,也只不過是個童生,其實早就對科考不抱多大念想了,我的家境要是向鄭忠飛家一樣,有錢買考題,別說秀才,舉人我都早考上了!哪裡像那個鄭忠飛,有考題都考不上一個童生。真的惹我起了火,大不了咱們一道出外當流民便是了,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三愣子,等會我跟你一道回去。我不怕鄭金髮這老東西!”

羅三愣子像是不認識了劉春石一般,笑著在劉春石的胳膊上拍了一下,以示讚賞他剛才那番話。

韋寶也微微一笑,對劉春石道:“看透了這一點,不管還要不要繼續參加科考,走科舉這條路,都是很好的,心態是最重要的。”

“心態?心態?”劉春石怔怔的重複了一下韋寶的話,“嗯,這兩個字用的妙,用的貼切。韋寶,你果然是一個有天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