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把話放出去就是了,你也帶著督師府的人多幫著韋寶和吳家張羅張羅,多帶人手,禮物也備上,一千兩白銀加上一副好字畫吧。”孫承宗道。
這樣說完,不管最後效果怎麼樣,反正孫承宗感覺尋求到了一點平衡,自欺欺人也好,自我安慰也罷,算是舒服了一點。
萬有孚點了點頭,大踏步出門。
萬有孚才剛剛走到督師府大門口,就看見一個人慌慌張張來報信。
萬有孚認得這人是督師府的親兵,急忙攔住他問道:“什麼事情?是找督師大人的嗎?”
“是!”那親兵點頭,跑的太急,喘氣不勻,沒法正常說話。
“是朝廷來了旨意嗎?旨意下到了高第那邊?”萬有孚又問道。
萬有孚猜想,如果是司禮監和內閣傳達的陛下的旨意,有可能下到督師府,也有可能先下給高第,都有可能,下給高第的可能性更大,因為高第是魏忠賢力保上來的人。
那親兵點頭。
萬有孚也點頭,不打算按照孫承宗的意思辦了,領著那親兵先去見孫承宗!
事情似乎已經起了變化,這個旨意非常重要!
萬有孚知道皇帝和朝廷的態度,將決定孫承宗是否親自出席韋寶的婚禮。
孫承宗看見萬有孚又回來了,還帶了一個親兵回來,也立時猜到了是什麼事情,這個親兵就是孫承宗派出去監視高第的。
“得到了什麼訊息?”孫承宗忍不住站在門口問道。
要是擱在以往,孫承宗是不會這麼急的,他總是很顧忌形象,總是一副溫文爾雅儒家大師的風範。
親兵費力道:“具體什麼訊息暫時還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朝廷是向著韋寶的,不利於督師大人!”
“哦?你不知道是什麼訊息,你如何判斷的出來?”萬有孚奇道。
“高第與三個掌軍大太監住在天地商號的海商會館,報信的人進去不久,他們就出來了,而且大聲說笑,看上去心情很好,所以我這麼覺得。”親兵答道。
孫承宗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其實這個結果,本來就在孫承宗的預料之內,尤其訊息能這麼快傳回來,絕對是魏忠賢在當中起了作用。
訊息越快傳回來,說明越是對韋寶有利,越慢傳回來,甚至像萬有孚分析的,朝廷乾脆對韋寶禁足馬世龍這件事置之不理,就對他最有利,說明朝廷想讓他全權處置。
“來人,老夫要更衣!”孫承宗皺了皺眉頭,最終還是下了決心。
“大人要去吳府了嗎?”萬有孚問道。
“不錯,你趕快讓人通知所有薊遼和遼東官員和將領,讓所有人都去吳府,今天韋寶的婚事,誰都不準缺席,否則就是不給老夫面子!”孫承宗決絕的道。
孫承宗此時的心情是很糟糕的,說烏雲密佈都不為過,感覺自己在薊遼督師這個位置上不會太久了。
孫承宗甚至想到了自己離開之後的結果,他在,他與高第勢均力敵,並且他的實力佔優,韋寶的位置還不會顯得太過重要。
但是隻要他一走,高第掌權,整個薊遼和遼東都是高第說了算的話,情況就不同了,那時候韋寶就會顯得至關重要,並且是這一大片區域唯一能制衡高第的人。
孫承宗對於大明朝廷和皇帝還是忠心的,在遼東辛苦了幾年,也不願意看見自己的努力付之東流。
孫承宗很清楚高第的水平,庸人一個,在他手裡,遼東的防禦絕對不會發展,甚至會退步,形勢不說馬上就會惡化,也一定會走下坡路。
所以,孫承宗不想因為這次韋寶的婚事,太過削弱韋寶的威信。
萬有孚答應一聲,趕緊下去張羅。
其實也不用發話,不用通知,所有人都在薊遼督師府附近等著呢。
孫承宗換好了一身新衣,穿上了喜慶的一品重臣服飾,這身官服,他去內閣,或者去面聖才用得著穿戴,這是很隆重的表現。
其他人一見孫承宗出來,並且孫承宗步行前往吳府,急忙都從各個角落出來跟上了。
那邊吳襄、韋寶還在吳府門口迎客呢。
因為韋寶就是從山海關中的海商會館,到山海關中的吳府接人,所以直接將花轎放在了吳府門口,已經吹吹打打一會兒了。
高第與三個大太監已經進了吳府。
目前為止,除了高第和三個大太監,並沒有來什麼撐頭點的人物,都是遼西的小吏和商人,各家千戶也只是派了人送禮來,並沒有親自到場,都在暗中等著看情況呢。
“可能就只有這麼多人了!不等了吧!?”吳襄問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