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四更奉上,求推薦票!
蘇景問過張飛有關劉備的狀況,但張飛吞吞吐吐,似乎不願意說。
系統提示他,張飛不禁止透露一切有關劉備的事情。
張飛對他的忠誠度,已經從10點忠誠度,提升至30點。也就是說,張飛是認可他這個主公的。
樊稠被殺,就剩下了張濟和郭汜二人。
張濟聽聞樊稠被殺,非常震怒,以為是郭汜先下手為強。郭汜不知該喜該憂,因為樊稠真不是他殺的。
事情鬧到這種地步,張濟和郭汜又貪戀權力,二人之戰的猜疑,是越來越重。
朝堂上,也被弄得烏煙瘴氣。洛陽帝都的百姓,也整日受到郭汜和張濟軍隊的欺壓。
賈詡投靠了張濟,因為張濟還算是有些頭腦,賈詡獻計張濟,讓張濟約束軍隊,併發榜文招攬天下英雄。
張濟深知賈詡的計謀厲害,便按照賈詡所說去辦。果然很快,便有英雄來投靠張濟。
程咬金這位隋唐猛將很快受到了張濟的賞識,在張濟軍中任職校尉。官職可謂不小。校尉統兵沒有常制,一般是五個部曲兵力。2000人左右。
沒有常制,也可以統領1萬人,甚至更多。
根據主將兵力的多少來定。
郭汜見張濟招兵買馬,廣納賢士,也不閒著。但投靠郭汜的人,只有趙雲一人。且趙雲之前是皇家的禁衛軍統領。何太后讓少帝封賜的軍職。
張濟又在賈詡的獻計下,願意同郭汜講和。並說道:他們二人初掌管,如今諸侯蠢蠢欲動,應當合力挾天子以令諸侯。
郭汜也不傻,同意了張濟的提議。
如果樊稠還活著,三人之間各懷鬼胎,很難商定。但兩個人,分歧就少了很多。
在賈詡的輔佐下,在何太后和漢少帝劉辯的配合下,郭汜和張濟將洛陽帝都經營的妥妥的。
郭汜和張濟聞聽點將山上聚集著黃巾軍,本想剿滅,但賈詡說明了當前局勢,講明張濟和郭汜二人不應該耗費兵力在剿滅黃巾軍上。應當儲存實力,避免諸侯聯盟。
張郭二人權衡利弊之後,打消了攻打點將山的念頭。
賈詡從中獻計,實際上是從中作梗,向張濟獻計,讓張濟湊請少帝劉辯封賜諸侯。
諸侯有的被封了官爵,但封地在別的諸侯的地盤上,這就造成了諸侯間的矛盾。
袁紹最是震怒,眼看少帝劉辯被郭汜和張濟挾持著將他管制的地界封給了其它諸侯,很是窩心。
諸侯間也開始有了矛盾。
但袁紹在謀士田豐獻計下,決定聯絡日漸激化的諸侯,要組成討張郭聯盟。但一開始沒有諸侯願意陪著袁紹玩。反而有些得了袁紹管制封地的諸侯,開口向袁紹要封地,說這是陛下封賜的。
袁紹怒不可歇,一次戰爭下來,袁紹立威,諸侯算是服氣。
諸侯覺得不可能從袁紹嘴裡虎口奪食,便聽取了袁紹的建議,決定討伐張郭二人。諸侯也意識到了張郭二人的奸計。是故意令他們諸侯之間產生矛盾。
孫堅,韓馥,袁術等,都是很贊成討伐聯盟建立的。曹操也命人送去回覆,說願意加入討伐張郭聯盟。
關東十八路諸侯聚齊。
袁紹、袁術、袁遺、鮑信、王匡、劉岱、劉繇、劉表、張揚、張燕、公孫瓚、孔融、韓馥、劉備、曹操、橋瑁、劉焉、馬騰韓遂等、陳王寵。
十八路諸侯,都領著兵馬,匯聚一處。
最搞笑的是,劉備只帶來了關羽一人。至於他那個三弟張飛,沒事喜歡玩失蹤,問了去哪裡,也不說。劉備對三弟張飛,是越來越失望,但心機深沉的劉備,不可能表現出來。
關鍵三人桃園結義,他不能先違背了信義。
十八路諸侯會兵一處,令洛陽帝都的郭汜和張濟二人,心驚膽寒了。
張濟責備賈詡的計策有誤,但賈詡卻說是諸侯早有結盟討伐之心。早前的計謀,也得到了驗證。諸侯見也的確發生了矛盾,還發生了一場諸侯間的戰爭。
張濟無話可說,只能寄希望于軍師賈詡,而賈詡獻計,可暗中聯絡點將山的黃巾軍,對諸侯形成伏擊。
考慮再三的張濟答應。並向少帝劉辯湊請,招降點將山的黃巾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