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威海外,李洛勇奪金攝影機。’
‘戛納電影節謝幕,各項大獎新鮮出爐,在今年參展的所有處女作中,李洛憑藉著《怒火》成功拿下被譽為最佳導演處女作的獎項。’
‘電影首映時,盧米埃大廳內掌聲雷動,整整持續了七八分鐘才停歇下來。’
‘觀影嘉賓中,除去華語電影人外。’
‘其中不乏好萊塢大咖。’
‘執導了《低俗》的知名導演昆汀讚譽連連,表示這是他近年看過最精彩的動作電影。’
‘《怒火》版權大賣。’
‘據《怒火》的製片方華藝兄弟王中均透露,電影的海外版權已經盡數出售,具體價格並沒有透露,但絕對是一個令人高興的數字。’
戛納電影節結束。
在中影、伯納、華藝、東方娛樂四家公司的推動下,相關報道席捲大江南北。
牆外開花了,牆內自然也要香上一香!
這個時候藉著戛納電影節的熱度進行宣發,完全就是事半而功倍,李洛站在戛納領獎臺,雙手託舉金攝影機的照片直接登上各類娛樂報刊的頭條。
說白了!
這就是個最佳新人獎。
但在各方勢力的運作中,愣是搞得跟拿下金棕櫚獎差不多。
真正的大獎獲得者,反而一筆帶過。
聲勢別提有多浩大。
從走紅毯、到上臺發表獲獎感言,再到帥帥氣氣的合影,一系列照片做成圖集在網路上面鋪開,辛浪娛樂甚至直接開了個專題報道。
在趙軍的努力下。
長達數百字的專訪,《怒火》劇組幾人在馬丁內斯酒店陽臺上的照片。
漫步在戛納街頭的路透照。
全都放上去。
而他打造出來的專題報道,也吸引了無數流量蜂擁而至,一雙雙好奇、興奮的眼睛不斷瀏覽著各種新聞,就連李洛在戛納吃什麼都沒有錯過。
經濟尚未騰飛。
以至於民眾自信心還是有些不足。
但凡在國外拿到什麼獎項,都能引起他們的極大興趣。
也因為如此。
就算有些業內人士知道這個金攝影機獎其實含金量沒那麼高。
也不敢在這個時候跳出來說什麼。
得罪李洛事小。
擋住四家公司的財路事大。
以《怒火》的狀況,票房大賣已經是必然的事情,誰要是想在這個時候跳出來找茬,不用李洛動手,那幾家公司都能把他們直接按死!
只是這個時候,事件的主人公卻直接在公眾視野中消失。
此時的李洛。
和許青縱情在法蘭西南部的山水間。
遊山、玩水、品酒。
享盡美食。
徹底把喧囂拋到腦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