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0章 登刊《Nature》!

這一次,論文終於再沒有問題,進入到準備登刊的階段。

而還沒等論文正式登刊,徐佑關於鐵原子簇在較高溫度下具備超導體性質的新課題,也進入了論文撰寫階段。

徐佑不禁感嘆,其實在《Nature》上發論文,好像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難啊。

終於,在下一期的《Nature》上,徐佑的這篇論文,正式登刊了。

這一次,徐佑引起的轟動,甚至要遠遠超過上一次在PRL上發表論文時的轟動。

PRL雖然被認為是理論物理界最頂級的期刊。

但在知名度和影響因子上,還是遠遠不如《Nature》的。

而在各路媒體獲知了這個訊息後。

又再一次對徐佑這個天才少年,進行著大肆的宣傳。

“震驚!華夏18歲天才少年徐佑,再次發表重磅論文,榮登《Nature》期刊!”

“這個薊大的大一新生又創記錄了!《Nature》創刊100餘年,以第一作者身份釋出論文最年輕的華夏學者!”

“又有四種新的超導體被發現了!超導的秘密逐漸被揭開,室溫超導或將成為現實!”

一個又一個的訊息,在網路上蔓延開來。

有了上一次徐佑在PRL上登刊的鋪墊,再加上這一次的更大的噱頭。

這個訊息的熱度,在各大社交平臺的熱搜榜上,不斷的攀升著。

徐佑也再一次成為了全網熱議的焦點。

甚至在嗶乎上,也出現了一個熱門的話題。

“如何評價年僅18歲的徐佑,在《Nature》上以第一作者的身份,釋出的一篇論文?”

很快, 各位嗶乎大佬,開始對這個問題進行著回答。

“謝邀,人在米國,剛下飛機。利益相關,匿了匿了。首先,鋁原子簇超導的發現,最大的貢獻並不是給超導領域提供了一種新的超導體。我個人也在做凝聚態的時候,也發現過一些超導材料,但是我發的文章很一般。鋁原子簇超導體最大的意義,是其提供了一種新的模型,讓大家去嘗試理解超導的機制。”

“雖然不能說這是一個震驚全球的發現,但這無疑是一項非常不錯的研究成果。我個人認為,這項成果的意義,並不低於之前的魔角石墨烯。希望人類有一天,真的能發現高溫超導體,甚至是室溫超導體。”

“我是薊大大三物理專業的學生。這篇論文具體的意義我不好去評價,但能夠發表在《Nature》,其價值肯定是不言而喻的。說個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吧,在我大二的時候,原子物理課的老師,給我們出了一道題目,最後指有一個學生做得最好,而那個學生就是徐佑。當然我們都不認識他,後來才知道,他剛剛透過CPhO保送,只是在薊大旁聽而已。從此佑神的名號,響徹我們整個物理學院。”

而除了這些高讚的客觀回答之外。

也出現了一些帶酸味的質疑聲音。

“如何評價?只能說是完全無意義的一項發現。100K的超導臨界溫度,與1K相比,有本質的區別嗎?只是又多了一種低溫超導體而已。等真的發現室溫超導體,你們再去吹也不遲啊。”

&nbsp

1秒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