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樓嵩,你還知道這個?”
“嗯,我也很喜歡天文知識的。”
樓嵩平時主要精力都在數學,可就算是比拼物理,絕大部分物理專業的學生,也是很難比得過樓嵩的。
此時,雖然大家都覺得,徐佑的這個觀點有些匪夷所思。
但至少目前,在理論上還是說得通的。
“這樣,我們現在先去計算一下。如果說,這個X真的是黑洞的話,那它的半徑到底是多大吧。”
說完,徐佑連忙拿出筆和紙,開始了計算。
眾人也才明白,這又是一次“鬥題”比賽,也都趕緊拿出紙算了起來。
雖然徐佑並沒有說明什麼具體的條件。
但其實,大家對於這道徐佑臨時出的題目,都是有思路的。
首先,關於X的質量,大家之前都是計算過的,相當於是一個已知條件。
而現在的主要問題,就是計算出黑洞的密度了。
有些人可能會以為,黑洞的密度是無限大的。
可如果我們按照黑洞的定義去分析的話,當光接近黑洞時,連光也是無法從黑洞中逃脫出來的。
那便可以給黑洞界定一個視界——即逃逸速度大於光速的介面。
透過這些條件,計算出來的視界半徑,便是黑洞的史瓦西半徑。
確定了這些之後,問題便非常清晰了。
很快,徐佑便根據這些條件,計算出了黑洞的密度,以及在這個假設下,X的半徑。
樓嵩雖然起步比徐佑慢了一些,但憑藉計算速度上的優勢,最後也幾乎和徐佑同時完成了計算。
這次林詩和羅文坤也沒有慢上太多,也在不久之後,都完成了計算。
當四人全部計算完畢後,一起對起了最後的結果。
看到那一致的結果,大家也都知道,彼此的計算都是正確的。
“按照這個假設去計算的話,X的半徑只有4.5cm左右。也就拳頭那麼大的一個天體,真是有些無法想象啊。”
和羅文坤一樣,大家之前已經想到,透過這個假設,計算得到的X半徑一定會非常小。
但也沒想到居然小到這樣一個程度。
一個拳頭大小的物體,竟然有地球十倍的質量。
這確實是有些突破普通人的認知了。
“算是算出來了,可是,我們要怎麼證明這個理論到底正確與否呢?總不能說構造出這樣一個可能的理論模型,就算是完成了這個課題吧。”
徐佑似乎對這個問題早有準備。
“就像剛才樓嵩說的,理論上是可能存在原生黑洞這樣的一種特殊黑洞的。原生黑洞誕生於宇宙早期壞境,一些密度非常大的物質,在宇宙大爆炸的強大能量擠壓下,就有可能形成這樣的原生黑洞。相比普通的黑洞,原生黑洞是非常穩定的。”
“這麼說,太陽系中,真的可能存在一個黑洞?”
“沒錯,確實存在著這樣的可能。而且,原生黑洞還可能與暗物質有關。假如原生黑洞被證實了,還可以解釋很多用目前的理論所無法解釋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