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0章 薊大的獎學金非常好拿

但即使問題還沒有全部解決,徐洲的心情也是非常好的。

無疑,這一次,徐洲還是小瞧自己的兒子了。

本來徐洲還以為,這幾天的時間裡,徐佑能把材料學瞭解個皮毛就不錯了。

但徐佑不僅掌握了大量的材料學知識。

更是解決了一個關鍵的勢能影響問題。

單憑這個公式,圍繞著它也足夠寫出一篇不錯的論文了。

徐佑卻遠遠沒有因為這個成果而感到滿足。

如果無法解決演算法的問題,這也只是一個不成熟的理論而已。

徐佑參考著相關領域的一些演算法,分析其中的利弊,加以總結歸納。

並最終編輯出了一套新的,更完善的演算法出來。

“這樣的話,只要輸入元素的種類、原子的個數等等條件,演算法就會自動計算出,勢能最小的原子簇空間結構了。”

徐佑根據徐洲電腦裡的資料,進行著這個演算法的驗證。

果然,在徐洲成功製備出的這些原子簇材料中,演算法算出的結構,與真實結構都是基本相同的。

而那些沒有製備出來的原子數,大部分都以bug告終。

這代表了,這個原子數的原子簇,理論上是無法制備出來的。

但也有少數的,出現了和常規結構不一樣的新結構。

得到這樣的結果後,徐佑馬上將之告訴了徐洲。

“嗯?原子竟然還可以這樣排列的嗎?”

看到徐佑建模中的原子簇結構圖,徐洲也不禁眉頭緊皺。

無疑,這樣的原子排列方式,是非常特別的。

但既然是徐佑透過演算法算出來的理論結構,徐洲覺得,完全可以去嘗試一下。

“徐教授,這樣的原子簇結構,可以製備出來嗎?”

徐佑雖然對於金屬材料的基礎知識掌握得已經不錯,但對於這種更深入的製備知識,徐佑還是得聽徐洲的意見。

“沒有做過,但絕對可以試試。”

徐洲叫上實驗室的博士,開始了對這種新材料的製備工作。

這是一種徐洲之前沒有製備出來的鋁原子簇。

按照常規的模型,這個原子個數的鋁原子簇,是無法制備出來的。

但這一次,更換了全新的原子簇模型後,徐洲又有了新的希望。

這是徐佑透過自己總結出的函式公式和演算法,得出的最優原子簇空間結構。

既然這個公式和演算法,對於之前的原子簇,都是適用的。

徐洲也相信,這絕對有很大的可行性。

當然,在實際的製備中,實驗進展速度並不是很快。

畢竟原子簇的結構型是全新的,裡面還有很多其他的問題需要解決。

而在實驗的期間,吳婧也終於回到了盛城。

雖然實驗很重要,但無論對於徐洲還是徐佑來說,去接吳婧回家,無疑是一件更重要的事情。

見到吳婧,徐洲和徐佑的心情都有些激動。

和去年相比,徐佑感覺,吳婧好像又老了一點點。

看樣子,吳婧的這一年工作,又是十分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