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上徐佑身邊人的採訪,這一期的節目,也還不到一個小時而已。
但節目卻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收視率也是創造了欄目的一個新高。
其實在看節目之前,也有一些人會擔心,節目會不會說教意味太重,太過正能量等等。
在鏡頭前的徐佑,卻顯得非常的接地氣,說話並沒有一丁點兒官方的感覺。
雖然徐佑是透過競賽保送到的薊大,但當記者讓徐佑給大家提供一些建議時,徐佑也並不建議高中生輕易的去往競賽的方向發展。
而在未來的選擇方向上,徐佑也沒有因為自己是做科研的,而去鼓動大家都去做科研。
看徐佑的採訪片段,就像和一個老朋友一起聊天一樣,是一種讓人非常舒服的感覺。
倒是那些徐佑身邊的老師、同學們,在接受採訪時,顯得有些拘謹,並沒有徐佑說話那麼的自然。
在節目首播之後,央臺也將其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傳送到了央臺在各大社交平臺上的官方賬號上。
這些影片,在網路上被不斷的轉發,並引起了極高的討論度。
徐佑的名字,出現在了多個社交平臺的熱搜榜上。
“不知道為什麼,看有些名人說話,總覺得是在說教,爹味兒特別濃,讓人有一種牴觸的感覺。但看完徐佑的採訪,讓我也想去奮鬥了。雖然我沒有徐佑那麼聰明,但如果像他一樣努力的話,未來也一定不會差。”
“這才是真正值得我們去學習的榜樣啊!我是一名藝術生,學習美術的,在學校時總會受到一些老師和同學的歧視,感覺我們藝術生就是低人一等。但我是真的喜歡美術啊!真的很喜歡徐佑說的那句話,各行各業都有它的意義所在。我要更加努力專研美術了,以後一定要畫出優秀的作品出來。”
“看完了徐佑的採訪,我就感覺被打了雞血一樣,想馬上做它個幾套題。薊大我可能是考不上了,但不管以後在哪,我一定會一直努力下去,成為更好的自己!”
在這一天的熱搜上,徐佑依靠著大家的口口相傳,熱搜指數超過了多個明星的八卦新聞,成為了多個平臺的熱搜王。
而相關的討論,也都是非常積極向上的。
即使大家很難擁有徐佑這麼強大的頭腦。
但只要努力奮鬥,成為更好的自己,也是一件足夠令人驕傲的事情。
甚至有一些比徐佑要年長很多的中老年人,也從徐佑的身上,獲得了前進的動力。
……
這一天,徐佑照常在凝聚態物理實驗室中做著有關高溫超導的課題。
這時,王相武進入到了實驗室。
徐佑並沒有注意到王相武過來了,一門心思都在自己的課題中。
“徐佑,這麼認真啊!”
聽到王相武說話,徐佑這才反應了過來。
“老師,您來啦?”
“是啊,你不想我,我都想你了。”
這些天來,徐佑的主要時間,都用在了凝聚態物理上。
除了那天的採訪之外,並沒有怎麼和王相武見過面。
“老師,我當然也想您了。我也想做量子物理的課題,就是現在沒有什麼方向。”
徐佑的話雖然有一定的客氣成分,都也不算完全的客套。
在沒有明確的課題之前,確實無法開展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