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論文中所有的細節,都被徐佑牢牢的記在了自己的大腦中。
在這之後,邢書平組織大家,定好了每次的專案學術交流時間。
因為每名教授的事情都非常的繁忙,想要定出對於每個人都合適的時間,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因為這個專案的意義十分重大,大家也都積極的協調時間,優先參與到這個專案中來。
到了專案學術交流的第一天,所有專案成員紛紛到場。
作為名義上的專案領頭人,邢書平來到了前面,組織起了本次的學術交流會。
“這次學術交流會,大家全程保持手機靜音,禁止錄製影片和拍照。所有在會上聽到的內容,也不可以對外傳播。”
這也是學術交流會特意線上下舉辦的原因,能最大化的防止重要資訊的洩露。
“為了讓大家能夠更好的理解高溫超導的機理,現在我們讓徐佑先分享自己的理論成果。”
徐佑來到了臺上,開始了自己的講解。
教授們本身對於徐佑的這套理論都非常感興趣,聽得也都非常認真。
這一次,徐佑也只是剛開始稍有一些緊張而已,很快便進入到狀態之中,消除了緊張的情緒。
有了在肅州衛星發射中心發言的經歷後,徐佑對於在這種公眾場合發言的事情,不再像之前那麼牴觸。
更何況,徐佑對於這套理論非常的熟悉,講解起來,也不會有一絲生疏的地方。
在講解的過程中,徐佑會盡可能照顧到下面所有的聽眾。
徐佑知道,很多教授並不是凝聚態物理專業的,對於有些專業性的詞彙可能並不理解。
徐佑儘量用比較通俗的語言,去講述理論中的各個細節。
聽著徐佑的講解,大家不禁對徐佑刮目相看。
他們之前也並沒有懷疑徐佑的能力,只是沒想到,徐佑能夠把他的理論講得如此的通俗。
不論大家是否是凝聚態物理專業的,都可以或多或少的理解徐佑所講解的內容。
而面對教授們的提問,徐佑也是對答如流,完全沒有卡殼的時候。
“這個年輕人,確實不簡單啊!”邢書平感嘆道。
邢書平也坐在下面,全程聽著徐佑的講解。
作為材料學的專家,邢書平確實對很多凝聚態物理的知識不是很瞭解。
但徐佑能夠將自己如此晦澀的理論,用這麼生動形象的方式講述出來,足以看出徐佑的功力。
果然,這個年輕人,是非常值得信任的。
在徐佑結束了自己的講解之後,大家對於徐佑的這套理論,都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
 
1秒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