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的K值,可根據圓筒傳熱原理得到。其中的Rw,由管壁導熱熱阻的公式得出。一次側工質及二次側過冷段工質換熱為單相對流傳熱,傳熱係數按DittusBoelte公式計算。二次側沸騰段工質換熱為流動沸騰傳熱,傳熱係數可採用Rohsenow公式計算……”
作為代號伍的總設計師,範海勝也是竭盡全力,才勉強能夠跟上徐佑的思路。
而其他的設計師和工程師,因為各自負責的任務不同,很多徐佑講解的地方,他們並不能夠完全理解,只能硬著頭皮聽下去。
不管大家聽沒聽懂,也都能看得出來,徐佑的這套核動力裝置模型,確實非常的不簡單。
只是,至於這套核動力裝置模型,是否真的可以應用到航母上,這個時候誰也不能下出定論。
“如果我們能夠得到漂亮國核航母的實艦資料的話,就可以幫助我們進行核動力裝置模型的驗證了。可惜,我們並沒有他們完整的核航母實艦資料。”
這樣級別的資料,各國都是會嚴格進行保密的。
這時,範海勝說道:
“我的想法是,利用陸上模式堆去驗證。如果陸上模式堆沒有問題,我們再建造技術驗證艦。一切順利的話,最終再應用到核潛艇上面。”
一個處於理論階段的核反應動力裝置,肯定不會直接應用到核航母上,而是需要多次的驗證過程。
其中,第一次驗證,往往是以陸上模式堆的形式。
陸上模式堆,作為反應堆技術發展的試驗設施,能夠用於測試反應堆的整體技術、專項技術,進行新型反應堆及其系統、裝置和部件的試驗驗證。
這也是漂亮國在研究核航母的過程中,所使用的一種實驗方式。
而建立陸上模式堆的位置,往往是較為偏僻的內陸地區。
畢竟即使是模式堆,也是真正的核反應堆。
一旦核反應堆出現事故,而後果是非常嚴重的。
將陸上模式堆建立在人較少的區域,能夠最大程度上規避風險,同時減少可能帶來的輻射汙染。
與此同時,陸上反應堆的位置,交通最好也不要太落後。
否則的話,運輸也是一個問題。
這個時候,徐佑說道:
“我同意範總的想法。我也願意一起前去陸上模式堆的位置,參與到陸上模式堆的實驗。”
聽到徐佑的話,會議室中所有人,都是一副詫異的表情。
徐佑,竟然要主動參與陸上模式堆的實驗?
這可是危險非常巨大的實驗啊!
徐佑現在的價值,可是整個國家的國寶級人物,容不得一點兒的閃失。
“徐教授,我不能讓您去往現場。如果您有一丁點兒的閃失,那我們都是負不起這樣的責任的。”
現在徐佑的身份,還是一名薊大的教授。
參與到這個專案中,並不算是徐佑的義務,而是徐佑自願參與的。
要是讓這個僅有二十歲出頭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因為危險的實驗而受到傷害,那造成的損失,是難以估量的。
“範總,在安全控制上我有十足的信心。如果我自己都不敢去現場的話,又怎麼能讓其他的操作人員去往現場呢?”
 
1秒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