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麼說,安全都肯定是要放在第一位的。
大家做好準備後,新一輪的實驗正式開始了。
因為加入了新的等離子體,即使已經經過詳細的測試,大家依然保持著警惕。
誰也不管確定,之後會不會出現什麼新的突發情況。
此時,徐佑的注意力,都放在了一旁的螢幕上。
隨著核反應的進行,反應容器內的溫度,在不斷的上升著。
“嗯?”
這時,有人注意到。
在溫度不斷上升之後,託卡馬克裝置內的磁場,突然出現了異常的變化。
“現在的磁場,並不全是由裝置中的磁鐵提供的!”一名工作人員說道。
循著聲音,眾人紛紛向大螢幕看去。
憑藉著豐富的經驗,越來越多的工作人員,發現了其中的異常。
這一次的實驗,透過儀器所測量出來的磁場資料,確實和往常有很大的區別。
這說明,除了託卡馬克裝置中的磁鐵所產生的磁場之外,還有一種強大的磁場在產生作用。
看到這樣的結果,徐佑終於可以肯定自己的猜測了。
最讓徐佑感到欣喜的是,為了儘可能的保證安全,這一次的實驗,對於這種新型等離子體的加入量並不是很多。
也就是說,即使現在這些等離子體產生的磁場已經足夠強,但還遠沒有到最強的地步。
而隨著磁場的加強,整個託卡馬克裝置的磁約束能力,也跟著增強了起來。
這讓徐佑對於設計新的可控核聚變裝置,有了非常大的信心。
第一次來到這種機密專案現場的林詩,對於很多東西都感到比較陌生。
不過,透過大家對於實驗現象的反應,林詩也基本看出來,實驗是非常成功的。
“老師,在超高溫的條件下,我們的這種物質,仍然遵守我們的函式公式嗎?”
“還不能確定。不過看樣子,估計是差不多的。”
因為有多個磁場的疊加,具體各部分的磁場強度,還得回去透過軟體再進行分析。
接下來的時間裡,在徐佑和其他工作人員的共同協作下,大家又更改了一些引數,進行了多組實驗。
介於大量的未知因素存在,這些實驗並不是馬上為了追求新的可控核聚變實驗記錄,更多的是為了測定這些新的等離子體的性質。
結束了實驗後,徐佑等人並沒有離去,而是直接在這裡,開始了對實驗資料的分析。
畢竟,從薊京到廬州,來回一次也沒有那麼容易。
能解決的事情,儘量就直接在這裡解決了。
在對實驗資料,進行詳細的分析後。
徐佑終於抽離出了這種新的等離子體所產生的磁場。
正如之前公式預測的一樣。
這種物質,在超高的溫度下,的確能夠產生非常強大的磁場。
無論是理論還是實際的實驗,都驗證了這種等離子體,能夠產生另一種不同的磁約束。
事後,EAST的幾位領導,也馬上和徐教授討論起了這個事情。
因為,如果能夠證明,徐佑的這個推測是正確的話。
那EAST完全有機會,實現更長時間的核聚變反應。
這對於全人類來說,都是極其震撼的一個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