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僅僅選用赤道處的火箭發射基地,無法對火箭的運載能力產生質的提升。
在原有的基礎上,提升幾個百分點,並無法解決根本的問題。
可是,如果想法再大膽一些的話,那便有可能徹底的改變局面。
「從月球上發射火箭,航天器便可以更容易的到達預期的速度,讓直徑一公里以上的小行星也能受到較大的影響。而且,因為月球上的引力非常小,可以讓同樣的火箭擁有更大的載荷能力。」
與在藍星上發射火箭相比,在月球上發射火箭,有非常多的優點。
第一個優點,月球上沒有大氣層,也就沒有空氣阻力,這會讓火箭在月球上發射後,起飛的過程非常的容易。
第二個優點,月球上的第一宇宙很低,只有一點七公里每秒,這一數值是藍星上的四分之一左右,讓航天器可以更容易的進入到軌道之中。
第三個優點,由於月球環繞藍星公轉,這樣一來,只要在合適的時機發射火箭,可以讓航天器與藍星之間產生更大的相對速度。
除此之外,在月球上發射火箭還有很有很多其他的優點,例如月球周圍的太空垃圾比較少等等。
當然,與此同時,在月球上發射火箭,也存在著很多的弊端。
包括月球周圍沒有燃料燃燒所需的氧氣、合適的發射時間較少等等。
而最重要的一點是,此時月球還尚未被開發,根本不存在任何一個火箭發射的基地。
想要在一年之內,在月球上建立一個火箭發射基地,幾乎是一個根本無法完成的事情。
不過,這並沒有讓徐佑放棄在月球上建立火箭發射中心的想法。
「就算一年內無法完成,這個專案也遲早是應該開始的。未來還會有更多的小行星可能會逼近藍星,而且想要向地外更遠處探索,在月球上發射火箭肯定的更好的選擇。」徐佑想道。
以目前的資料顯示,這三顆小行星最終進入到近地軌道之內的機率很小,就算真的進入到近地軌道,以目前的科技能力,也足以保證藍星的安全,只是會有產生一些副作用罷了。
在月球上發射航天器,透過航天器與小行星進行碰撞,而改變小行星執行軌跡這個方案,可以看作是一個備選方案。
經過一番詳細的評估後,徐佑已經確定了自己的計劃,並在會議上與大家陳述著自己的這些方案。
「我的想法是,在下一次的登月專案開始後,在月球上建立一個火箭發射基地,並用發射的航天器來與小行星進行碰撞。在月球上發射火箭,我們不僅可以讓航天器達到更高的速度,同時也可以加大載荷重量,讓航天器有最大的動量。這樣一來,即使是那顆質量最大的小行星進入到近地軌道中,我也有信心可以用航天器的撞擊,來使它原理藍星。」
聽完了徐佑的這個想法,大家都是面面相覷的樣子,似乎對徐佑的想法有些懷疑。
「徐院士,您確實在三顆小行星接近藍星之前,我們可以在月球上成功建立火箭發射基地嗎?」
大家猶豫了一會兒之後,還是有一個人率先提出了他的疑問。
而在,也是大部分在場的人的一個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