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僅僅要求要做出高儲電能力的儲能系統,更是要保證系統的安全性與超長的壽命。
畢竟電力系統不比電動汽車,不可能每隔幾年就更換一遍電池組的。
確定了前期的目標之後,專案組先對電池組的等效電路模型,進行著研究。
關於電池的正極材料,徐佑基本確定,採用與伏龍手機同款的正極材料。
這種材料可以保證電池有非常高的能量密度,在行業內還沒有其他更優異的材料出現。
但在尋找合適的負極材料的過程中。
整個專案組並沒有達成一致。
常用的碳負極材料,包括石墨、軟碳和硬碳等等。
這些材料作為負極材料並沒有什麼問題,只是在效能上,並沒有什麼太過突出的部分。
徐佑和專案組的一些成員,更希望使用一種效能更好的負極材料——
石墨烯。
石墨烯與石墨,有著非常微妙的關係。
簡單的說,將石墨烯一層層的疊加起來,就是石墨了。
相比普通的石墨,石墨烯擁有更大的比表面積、更開放的層結構、更大的電導率,以及更好的柔韌性。
這些優秀的性質,讓石墨烯非常適合作為能量儲存和轉換器件的材料。
但與此同時,石墨烯本身的一些性質,讓它與鋰離子之間,會產生一些排斥反應。
這讓石墨烯很難作為鋰電池的負極材料出現。
對於這個問題,徐佑諮詢了很多國內相關領域的專家,但都沒有得到什麼理想的回覆。
“可惜,以我現在的腦力,還無法在我的大腦中,準備的模擬出同樣的情景。”
如果能有專家給徐佑提供一些更詳細的資訊,徐佑有信心透過大腦模擬模擬的能力,去找到更合適的方法解決問題。
“對了,問問魏舟教授吧。”
這時,徐佑想到了那位,現在在大洋彼岸工作的,世界上最優秀的材料專家之一。
之前在與魏舟的線上交流中,徐佑領略到了魏舟強大的學術能力。
徐佑認為,魏舟是與德意志的舒爾茨同一級別的,世界上真正的材料專家。
只是,舒爾茨的研究領域更偏向於金屬材料,而魏舟的研究領域主要在奈米材料中。
據徐佑所知,魏舟在石墨烯的研究中,也有頗豐的建樹。
魏舟之前就特意和徐佑交代過,只要徐佑有需要,可以隨時與自己聯絡。
只要是魏舟能夠解決的問題,魏舟一定不會有任何的保留。
想到這,徐佑決定,還是向魏舟求助一下這個問題好了。
畢竟在石墨烯的領域,魏舟肯定是要比自己強出很多的。
正在徐佑想要給魏舟傳送資訊之前。
徐佑突然想到了陳平秋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