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佑並不會輕易的與商業公司達成合作,徐佑之所以願意擔任伏龍科技的股東,之所以願意如此全身心的幫助羅文坤經營公司,也是因為對羅文坤以及伏龍科技的理念非常的贊同。
瞭解完公司各個專案的進展之後,徐佑繼續問道:
「文坤,這次月球空間站改造專案的一個關鍵的課題,就是維持月球地下避難所的穩定執行。必要的時候,整個藍星的八十億、甚至是一百億人,都將在月球地下避難所內進行生存,想要保證地下避難所的穩定執行,其實是一個非常困難的事情。」
羅文坤聞言也點了點頭,知道這裡面的難度有多大。
這與藍星正常的生態系統並不相同,首先在月球上並沒有氧氣,想要製造足以讓八十億人呼吸的氧
氣,就需要極其龐大、穩定的氣體迴圈系統。
而食物更是一個重大的問題,月球在太空中行進時,月球表面是肯定無法生存任何的生物的,一切種植、養殖的環節,都需要在月球地下解決。
思考了一會兒之後,羅文坤回答道:
「氧氣的問題還算比較容易解決,我們已經對室內的空氣迴圈系統進行了實驗,只要在每一間地下避難所的房間中,安裝空氣迴圈系統,就足以持續的向裡面居住的人們,提供充足的氧氣。」
說起來,只要能夠完成二氧化碳與氧氣之間的轉換,這個問題便能夠得以解決。.
整個過程中,因為氧元素是守恆的,所以氧氣的穩定提供,還算較為容易解決的問題。
「嗯,空氣迴圈系統的建設,我也不是太過關心。不過食物上的問題,確實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
在這方面上,解決種植問題倒還算簡單一些,因為早在人類剛剛進入太空中的時候,就開展過各種植物的太空種植試驗。
只要能夠在月球地下開展類似於大棚種植的技術,理論上還是可以生產出足夠人類食用的糧食的。
只是,如果只有糧食和植物的話,人類雖然不會遭受飢餓的煩惱,卻還不足以補充人類所需的各項營養元素,因此動物的養殖業也是必須要考慮到的專案。
「想要建設像藍星上那麼廣闊的牧場,確實是難以實現的事情。我覺得在養殖業這一塊兒,還是要有更加強大的技術才行。」徐佑說道。
如果全部人類都無法食用到肉食,那生活在地下避難所中,確實是非常讓人痛苦的事情。
「是啊,如果沒法吃到肉的話,我感覺我都無法順利的開展科研工作了。」林詩附和道。
即使人類屬於雜食性動物,但肉類的意義確實非常重要,必要的肉食可以讓人類獲得更高的預期壽命,甚至對人類的進化都有不可磨滅的影響。
羅文坤想了想後,說道:
「如果是用植物蛋白,去模擬動物蛋白,製造人造肉呢?我之前吃過一些以植物蛋白為原料的人造肉、人造蝦等等,說實話,如果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是不太容易分辨出來它們之間的區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