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青草急著問趙建慶他親戚開收購站的情況,所以,他攔住又開酒的堂哥,說:“哥,別喝了,我跟趙建慶說點事。”
趙建慶隨即起身,說:“讓魏叔跟青軍喝吧,咱去別處說話。”
魏青草本想在這說的,一聽趙建慶這話只好附和著起身。
她剛想進屋,趙建慶又說:“屋裡熱,咱去外頭說吧。”
她就跟著他又來到了昨晚說話的村頭。
魏青草忽然一想不對呀:我這不是一直被他牽著鼻子走嗎。
“我親戚就是我爺爺的外甥,我喊表叔,他在咱們縣裡開了一家柳條收購站,如果我送到他收購站裡,給2毛5一斤,不過得攢多了,少了不值當跑一趟嘿嘿。”趙建慶開門見山。
魏青草馬上問:“是不是咱們鎮上收購白條的那個商販也賣給他呀?”
眼下做生意的人極少,收購白條的也就那一個商販。
趙建慶說:“是的。”
魏青草問:“那麼就是說,小商販一斤白條賺5分錢?”
趙建慶說是。
魏青草直接說出心裡話:“趙建慶,你有這麼好的關係該充分利用起來呀,這樣,咱倆合夥,收購白條賣給你表舅,如何?”
趙建慶“啊”了一聲,雙眉緊蹙的看向魏青草。
這個,他從來沒想過。
魏青草巴拉巴拉給他灌輸了一番改革開放了,搞活經濟了,自主創業了的思想觀念,聽得趙建慶直撓頭。
他嘀咕:“我是看報紙聽收音機瞭解一些,可是,自己還真沒想過幹投機倒把……”
“這不叫投機倒把,這叫經商,我們窮人經商就叫勤勞致富,你說的那個年代一去不復返了!”魏青草糾正他。
趙建慶之所以對“投機倒把”這麼刻骨銘心,是因為他爺爺之前“投機倒把”被批鬥過,所以,爺爺從小就教育他們,只要餓不死都不許重蹈他的覆轍。
趙建慶連連點頭,說:“眼前的形勢我瞭解,就是怕形勢突變。”
這時候不像後世,資訊發達,這時候農村沒有電視,也很少有人看報紙,有收音機的人家都不多,所以,改革的春風只是稍微拂過這個落後的小縣城,農民對改革開放還沒深入瞭解。
魏青草這個“過來人”就詳細給他給他解讀了改革開放的舉措和前景,又給他剖析了眼前的情況,讓他放心大膽的做生意,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那他就是第一批富起來的人。
她怕他還有顧慮,就問:“鄧主席那句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名言你知道吧?”
這短短几分鐘,趙建慶的思想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他對眼前這個瘦弱女子的情感裡,也注入了新的東西,那就是欽佩,還帶有暗暗的吃驚:她怎麼知道這麼多?
“嗯嗯,知道知道。”他回過神回答她的話。
魏青草問:“那你相信鄧主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