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六年,劉備來到荊州投靠了劉表,至今已有八年。在這八年期間,劉備基本上都在新野。
雖然新野只是一個小小的縣城,劉備初到之時並不富庶,人口稀少,但對於大半生一直在四處飄零、沒有自己的根據地的劉備來說,終於找到了一塊落腳地,儘管這塊地名義上是屬於劉表的。
嗅到土地的芬芳,劉備的心情異常激動。距離上次的味道,已經過去了很多年。可是在劉備的心裡,這幾年猶如數百年!
徐州,回不去的徐州。恨啊!劉備恨呂布,更恨曹操。
如今得到了新野,可得好好經營。
雖然劉備不是這塊土地真正的主人,但他卻以抵抗曹操需要兵源為名,開始招兵買馬;以體恤民眾、休養生息為名,到處收攬人心;以需要謀士為自己出謀劃策、抗拒曹操為名,在新野以及荊州各地廣納人才,比如徐庶。
對於劉備把諸葛亮招到自己的麾下,劉表心中是非常不滿的。劉表對諸葛亮的才氣早有耳聞,也曾多次請他加入自己的幕府,卻屢屢被拒絕。劉表起初只是覺得遺憾,然而當劉表獲知諸葛亮投入劉備的懷中之後,那心情便變得不悅了。
你諸葛亮不來為我效力倒罷了,為何要與劉備一起,難道你不知道劉備素有野心,劉備盯著我的荊州呢!你不來幫我,反倒去幫他!哼,我們兩家是姻親啊!
當然對諸葛亮的不滿不會讓劉表大發雷霆,畢竟這個時候的諸葛亮只是一個小白,尚沒有涉世經驗,並沒有引起劉表足夠的重視,他僅僅只是覺得面子上有點過不去。
然而劉備接下來做的某些事,卻讓劉表覺得自己的威嚴受到了挑戰。
劉備居然開始挖劉表的牆腳!這是絕對不允許的。
劉備在荊州日益高漲的名氣,引起了荊州大族們的警惕。這些人之中就有南郡望族蒯氏,當家人正是蒯越,手中握有數萬兵馬,尤以騎步卒為主,現在正為劉表鎮守在章陵。
其次還有襄陽豪族蔡氏,家主便是劉表的小舅子蔡瑁,掌管荊州水師,駐防在沔水與漢水之境。
蔡瑁與蒯越一商量,絕對不能讓劉備繼續肆意發展下去,得勸勸劉表。
“我等為將軍所考慮,不得不言。將軍,難道你就任由劉玄德在新野肆意妄為?他是何等人也,將軍豈會不知?當年他在徐州是如何行事,徐州是如何到的他手,將軍莫非真的不知?”
劉表怎會不知?!但他不能明說,只得打著馬虎:“呵呵,當年之事誰能夠清晰?只是如今之事情,二位以為如何處置才好?”
蔡瑁看了一眼蒯越,見他默默地點了點頭,便鼓起勇氣對劉表說道:“倘若任由劉備在新野,那他必然做大,終將成為禍患。姊夫,要早做決斷,”說到這裡,他伸出手,做了一個手勢,“不如......”
看到蔡瑁“咔嚓”的手勢,劉表先是愣了一下,隨即搖著頭說:“不可不可。倘若將他除掉,新野恐無合適將領前去把守,曹操必定會趁機入侵荊州,得不償失,需從長計議。”
其實劉表的否定還有一層意思:“倘若劉備突然暴斃於荊州,世人是否會有疑問?他人對我會有何看法?我清廉愛士的名聲可會受損?”
對於劉表的真實意圖,蔡瑁或許不知,然而蒯越不會不知道。
蒯越望了一眼蔡瑁,沉思片刻,看向劉表說道:“劉備現在手下兵馬眾多,有關羽張飛趙雲等猛將,又有徐庶孔明為之謀劃,已是今非昔比。若是考慮不周,貿然行事,恐怕難有勝算。他若是來個魚死網破,於我亦有損失,實為下策,不妥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