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爺。”
嘯魚送走伏瑤軫,一臉擔憂地回來。
伏瑤軫和伏衡華對話,沒有避開她。
她這樣的心腹之人,比一般兄弟姐妹還要親密。伏瑤軫還希望她能從旁協助,避免伏衡華成魔。
“安心。區區六慾珠,害不到我。”
“如果少爺真不怕,當初在綵鸞靈舫上, 便不會時刻拿著玄火扇,借南明離火鎮壓心神。”
衡華頗為意外地看向嘯魚。
這丫頭髮現了?
“恆壽人呢?”
衡華避重就輕,轉移話題。
“他去幫忙佈置講道臺。三日後,大長老為三家修士講解《扶風仙經》——少爺,不要轉移話題。關於六慾魔珠,你必須小心。”
伏衡華沉默。
天魔一脈詭秘非常。衡華研究《萬化自在天魔經》, 自然而然被欲界天魔注視。
所以,他的築基之劫才是無明妄劫這類涉及精神的劫難。
“去把老爹的日記拿來,我要再讀一讀。”
嘯魚明白他的心思,上樓將書匣取來。
開啟匣子,裡面是父親遺留的《弘文日記》。除卻老爹的日常外,還有各種修煉心得。
如果說伏衡華的邪術,來自母親嫁妝紅木箱的傳承。那麼他對魔功的最初啟蒙,就是父親的手札日記。
三十年前,老爹故亡後他收拾遺物。從老爹日記中看到父親和一些魔修打交道的記錄。
零星瑣碎的,提及一些魔功的修行要訣和剋制手段。
他當年研究天魔功,便是依仗老爹的日記。因為在日記裡,零碎提及一門比《萬化自在天魔經》更高明的修煉心法。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奉有餘。”
這是一句上古時代的天書真言,但有人以此徹悟魔功, 煉就一門吞天噬地的無上心法。連天魔道的至高心法《萬化魔功》,都弱了一頭。
曾經,有人依仗這篇心法縱橫十三水域,統合一眾魔道,與各大仙門分庭抗禮。
日記中,老爹和一位姓江的友人討論仙魔兩道。
二人提及這句天書真言,並以仙魔兩道的觀點進行闡述。
江姓友人所言的魔道精要,赫然便是魔帝親傳功法《玄明真策》裡面的內容。
衡華拿起筆,摘抄江姓男子所言。
然後拿起十六號,再把另一次二人論道的摘要記下來。
嘯魚看到伏衡華研究魔策,幽幽一嘆。
為了防備六慾魔珠,反而去研究更高一等的魔道心法,這不是更往歪處走嗎?
但她也明白,伏衡華對玄明真策的研究,絕非自己一兩句話就能制止。
自家少爺的《造化會元功》,那造化真元吸收萬物,轉化萬物的手段便借鑑過《玄明真策》。當初在二龍澗,之所以能剋制洛神空,也因為在“萬化魔經”外,他還研究過《玄明真策》之故。
一個時辰後,恆壽回琅環館。
見衡華研讀手札,躡手躡腳過來,把嘯魚拉走。
“少爺在研究什麼呢?”
嘯魚指了指桌上的書匣。
“魔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