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龍島吹起呼呼清風,與洛龜島上的真籙遙遙呼應。
“蟠龍島比洛龜島強,同樣是三玄靈火真籙,一個作用於築基四層,一個作用於築基六層。”
洛龜島只能讓修士快速邁入真火境。而蟠龍島的靈脈,在真火境之後還能提升修煉速度,快速邁入築基第六層。
伏衡華揮動羽扇,運轉《天符經》。
三道真籙融為一道靈脈原始真籙,蘊含煉氣、築基、真火三大境界。
龍吟乍響,一條金龍從化龍池騰出,吞下真籙飛向隔壁的洛龜島。
洛龜島上,有金龜虛影顯現。它背上有三道真籙合一,迎向金龍。
龍、龜相纏,最後金龍盤在金龜背上,兩道真籙相互融合。
伏衡華趁機寫下第四道真籙——坎離陰陽真籙。
以龍為陽,龜為陰,調和坎離之道。
第四道真籙若隱若現,立於龍龜之間。
但兩條靈脈等級不夠,無法真正讓這道真籙成型。
“勉勉強強,能增加一點邁入築基第七層的機率。”
接連晉升靈脈,刻畫真籙,伏衡華精神疲憊,和伏丹維打過招呼,返還琅環館歇息。
三日後,風鈴作響。
八叔伏義輔帶兩個兒子過來找功法。
衡華從樓上下來,打量蓬明、白民。二人閉關三日,已經把築基修為鞏固。
“八叔何必親自過來,讓這倆小子自己來一趟就是。”
二小頻頻點頭。
“他倆築基,挑選未來修行功法,不可不慎重。”
幾人入內,正要挑選功法時,伏北斗也帶一男一女來了。
“衡華,來幹活了。”
這對男女身材高挑,是成年姿態。
“不是白榆堂,外九脈的?”
“拜見叔祖/太叔祖。”
二人自我介紹。
男的叫伏平道,出自外九脈之蒼角。
女的叫伏離珠,出自外九脈之玄陰。
伏家三堂之下設內外九脈。
內九脈和須句堂嫡支一樣,皆是伏家初代家主的後人。
當年覆洲之戰,扶風仙宮沉,有一對叔侄逃走,合力創下伏家基業。
叔父作為元嬰宗師,成為伏家家主,在天風島立須句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