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小磊等東來年輕一輩對自己“不喜殺生,心軟慈和”的誤解,伏衡華懶得去解釋。踏上雷尊,二人返還地下福地。
路上,吹著涼風,伏衡華心中無比滿足。
這次出來透氣,不僅實驗自己當下的道法,也讓他對自己如今的狀態,有了清楚認知。
如今的我,走在諸位前輩的前方。
他們在我這個年齡,這個層次,成就尚不及我。
紫皇、玉聖兩閣祖師當年立志創造天書,妄圖在太玄道統之外走出自己的道路。他們按照自己的體質,自己的狀態,編撰《紫青天道錄》與《天聖玉章》。
他們從大道之中,認知“紫皇”“玉聖”兩位大道之主的存在。
只要按照他們劃定的道路,兩閣後輩終究會有人觸及“紫皇”“玉聖”這兩枚大道道果。
可是,兩閣祖師是從大道之中觀照“恆一”的點。以這個不會變動,永存不朽的道標,為後輩指引道路。
從這一點上,他們兩位比仍走在《八九玄功》編撰階段的滄瀾子要強一籌。
但伏衡華誤打誤撞間,以自己的《造化天書》為模板,鼓搗出《天符經》《鈞天廣樂》《皇庭靈臺書》等天書。
宛如在無邊無際的大道海洋中,接連點出數個道標。
伏衡華對道的認知:大道無形無相,卻又包羅永珍。造化之體變幻莫測,造化真籙也好,靈臺樓閣也罷,包括大道樂律所化的道之籟音,都是“造化道果”的一個側面。
由此,伏衡華對天書的認知,要高於兩閣祖師在金丹境界的成就。他在無盡道海中,所觀測到的“造化道果”,從多個側面進行描述,遠勝過兩閣祖師所看到的“一點”。
“兩閣祖師創造的天書是‘一世天書’,只提供一條證道之路。而我推演諸多天書,又以《造化會元功》為祖,是以自身取代“天書之靈”,正在著手創造一部真正永恆不朽的造化大道書。”
造化為終極道果,但走向這個道路的道路卻可以有千萬條。
正如伏衡華所言,天地萬道俱為造化。
一切道路的盡頭,都可以通達造化。
“所以,多創造天書,發揮靈感,是有好處的。”
每多一個天書靈感,他的造化體系便多出一條鬚根。讓造化祖樹在無盡道海紮根越發穩固。
創造,正是造化的體現。
……
於小磊的影像在二人返還地下福地時,便戛然而止。
看著伏衡華全程壓制一位宗師,鍾離子涵等人沉默。
雲夢音偷偷問于丹青:“前輩,您現在的修為……”
“我按照二龍道兄的古法金丹,走無上丹道的路。目前靠著本命劫仙道果,勉強可以應對一下。但——”
我跟伏衡華的弊端一樣,我們懂得多,自身卻沒有足夠的法力來支撐。
萬神齊出?
沒有仙器打底,你讓伏衡華弄一個試試?
五方老君那樣的法相道神,弄出十來個,就算伏衡華法力渾厚了。
于丹青有劫仙道果,卻無相應的法力。
應對元嬰宗師的思路和伏衡華一樣,靠著我的知識淵博來碾壓對方。但于丹青沒有“雲軸”那樣的仙器,緊靠著身上幾件儲蓄靈力的法寶,可沒辦法和宗師玩長久消耗。
等法寶裡面的靈力耗盡,就是于丹青敗北之際。除非對方蠢,選擇硬扛他的天級道法“永珍天圖”。
雲夢音明白于丹青言外之意,不再多問。
“哎——主要還是這小子不肯出手,懶得鬥法。不然,當今年輕一代第一人的位置,指不定是誰呢。”
東來年輕一輩十大高手,在於丹青看來水分很大。
且不論伏衡華這個怪胎。排在第十位,那個沒有出現在“天央盛會”,完全靠著氣機感應,被東來金榜自動錄入的神秘修士,修為未必在鍾離子涵等年輕高手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