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玄星面色一暗。
如此,玄微派諸位師長必然不曾在此了。
“倒是三百年前,你家有三位真傳弟子的法寶飛來此處。本想著過些年,待太玄天開講,把他們送過去。沒成想,你卻來了。”
“太玄天?仙長可前往九天之上聽道?”
“貧道與太玄道兄有些交情,太玄天自是去得,”他對傅玄星道,“你家祖師昔年也曾來此做客,拐走天寶閣一童兒,又去外頭建立一座太玄宗。好像是你家的第七處宗門。”
這說的,便是太玄道聖某一世的經歷了。
此言一出,衡華二人更加敬重。
伏衡華想得更多,四萬七千年歲月間,這位老仙到底扶持培養多少修仙者,又幫助多少高人重塑肉身?
這廣大的人脈在手,此仙不可得罪。
三人入大堂落座,天寶閣主身後一女修將手中羽扇一揚,十二天女憑空現身,為眾人奉上茶湯。
造物化靈之術。
衡華瞭然於心:只是落在門外,不入造化真道。
但他沒有言語,笑著捧起茶盞,謝過女修。
天寶閣主也笑起來,對女修打趣:“你這孩子,非要在‘造化道主’跟前顯擺。莫說你,你那老師的山河社稷之術,在道主跟前也只是糊弄獻醜罷了。”
衡華看向女修手中的娟扇,扇上似有一方山水氣象。
“社稷乾坤術,乃造化天地之法。此中包羅永珍,最貼合造化。我對此道尚初初涉獵,豈敢評價這位仙子?”
這女修是一位真仙。
天寶閣主暗暗搖頭。
真仙又如何?
一個靠領路人走上來的仙訣真仙。
跟一個修行造化天書的存在比,那差距能一樣嗎?
只是天寶閣主也沒瞧出,伏衡華的功法是哪一本造化天書。
“前輩,您說我二人是‘未來道主’,敢問是如何得知的?”傅玄星發問。
他倆證道,似乎只聽燭陰天魔主提及。
天寶閣主輕描淡寫道:“見得多了,自然瞧得出,誰能證道,誰不能證道。兩位道友雖沒有得‘大道主’授記,但此身道基紮實,此生必有衝擊道門的一天。”
大道主授記,許諾某某修士必然在今生或未來某一世證道。在此期間,會受到大道主的全力庇護與栽培。
天寶閣主便是此類。立下證道宏願,渡三千真仙,救十二萬修真者重塑肉身。
由此得一位大能授記,此生必可證道,為“天寶浮生道主”。
聽閣主所言,衡華二人不信,也不願多問,便尋話題閒聊。
當得知天寶閣主擅長煉器時,傅玄星眼睛一亮,立刻與閣主討論自己的心得。
衡華雖也知曉器道,可眼下早已邁入“天地造化萬物”的層次。他的煉器多為天地道衍,對人工煉器涉獵不多。便自顧自端起茶杯,慢慢品嚐萬寶洲仙茗。
覺得茶湯清冽回甘,更有一股仙氣在體內流轉,衡華很是滿意,便向閣主討要茶葉。
閣主沉吟一番,緩緩點頭。
“這茶葉是閣內一修士所煉。那孩子眼下在外遊歷,閣裡也沒多少。若道友喜歡,可送你幾兩。”
“不用如此,拿一點樣本瞧瞧。回頭我自己造化便是。”
“也是,道友乃造化道修士,最不缺這些手段。”
吩咐童子取茶,他也跟伏衡華討論起道法。
討論一會兒,伏衡華察覺此人道法根基與自己研究過的“玉清仙法”有些接近,便挑揀其中精要與其討論。
哪知閣主越發上心,甚至當眾研究演練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