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久興憤恨地看著馬思明。
馬思明說道:“只要大家接受了康熙的條件,我們兄弟二人就必須信守承諾,二位總舵主,到時候如果真的不解散義軍,我們兄弟必將會和二位總舵主為敵,希望二位總舵主想好,是和還是戰。”
錢博嘆了口氣說道:“和大家都有命在,戰只能白白送命。總舵主如今受了箭傷,想衝出去並不容易,總舵主,錢博不是貪生怕死之輩,但是,錢博不建議再做無謂的犧牲。”
大家都七嘴八舌說和比戰更明智。
最後,二位總舵主不得不點頭同意。
柳彥奇也說:“既然答應了和,那離開後就必須信守承諾,解散義軍,從此不再和朝廷對抗,否則,我們兄弟二人真的很難做的。”
康熙見李復順和朱久興同意了他的條件,馬思明和柳彥奇也同意了為二人做保,心下高興,說道:“你們既然有誠意,我也絕對不會食言,從此以後不再追剿亂黨,並且發誓一定要勵精圖治,還天下一個太平盛世。”
除了馬思明和柳彥奇外,其他人都被要求放下兵器,然後才可以離開。
李復順和朱久興也不得不放下了兵器。
義軍走盡,康熙吩咐親衛軍進洞取寶,將一整洞的寶物全部運回了京城,充盈了國庫,因為有了軍費,康熙早朝上便和大臣們討論進攻葛爾丹的方案。
馬思明、柳彥奇和義軍分了手,二人帶著於正威返回了京城。
臨分手的時候,馬思明問柳彥奇有何打算?
柳彥奇說道:“我總感覺李祺還活著,如今我已經退出了順義社,我也不想再留在統領府了,明日我便辭職,然後去找李祺。”
馬思明說道:“柳大哥,李祺或許真的沒有死,你千萬不要放棄,一定要想辦法找到她。”
於正威和馬思明二人回到揚威鏢局,於秀芸一顆懸著的心才算放了下來。
於正威身體恢復的差不多了,便又提起了給馬思明和於秀芸二人完婚的事來,二人也都沒有反對,婚事便再次操辦起來。
柳彥奇回到統領府後,便上表請辭,康熙皇帝召見他好言挽留,但是柳彥奇去意堅決,康熙只好同意了他的請辭。
柳彥奇帶上李祺的牌位離開統領府,正不知該去向何處時,忽然想起了自己曾經和木子姑娘在郊外小屋相會的事來,便一路往這邊而來。
來到那所小屋前,柳彥奇便想起了自己和李祺在一起的那些快樂的日子,又想起了自己中毒以來,李祺奮不顧身的為自己奔波,為求得聖水,甘願卑躬屈膝,還磕破了頭。想起這些,柳彥奇內心便無比的自責,李祺雖然對義軍出手狠辣,但是對自己那可是掏心掏肺的好,自己竟然……
柳彥奇想到這裡,猛抽了自己幾個嘴巴,痛恨自己辜負了李祺的一片真情。
柳彥奇本想就此離去的,沒走幾步,忽然想進屋看看,於是又折返了回來,輕輕地推開了院門。
院門沒有上栓也沒有落鎖,柳彥奇推開門走了進來,看見那顆老杏樹,便想起了自己第一次在此養傷的事情來,心裡一陣悲慟。
可惜,李祺已經不在了,如果她還在該有多好。
柳彥奇跨上臺階,推開房屋的門,抬腿走了進去,就在他關上房門一回身的剎那,柳彥奇一下子驚呆了,直愣愣地站在原地,看著屋裡的一處角落。
原來,那角落裡竟然站著一個人,那人不是旁人,正是他朝思暮想,心中愧對的李祺。
李祺也看著柳彥奇。
二人四目相交,一切盡在不言中。
柳彥奇趕緊上前一步,將她擁入懷中,說道:“果然是你,你真的還活著,我就知道,你不會死的,我就知道,你是不會那麼狠心,拋下我獨自一個人去死的。”
李祺一邊捶打著柳彥奇,一邊說道:“既然知道我不會死,知道我還活著,為什麼這麼久了你才來這裡?今天你若不進這個門,我真心發誓以後再也不會見你的了。”
柳彥奇說道:“都怪我,我傻我笨,我沒想到你會在這裡,我一直在統領府裡等你出現,我以為,你會從密道潛入統領府,可是,幾次我看見屋中有人影,可是,我就是捉不到你,李祺,我錯了,我知道錯了,求求你,以後再也不要離開我了好嗎?”
……
揚威鏢局張燈結綵、鞭炮齊鳴,親朋好友歡聚一堂,共同祝賀馬思明和於秀芸喜結連理。
在知客的主持下,二人行過了大禮,知客高聲喊道:“送入洞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