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七百,放在現在這個年代,都是一筆大收入。
這還是陳昂便宜賣。
海螺更是三五毛錢就甩了,畢竟這東西耐放,復縣很多地方有得賣,價格沒必要太高。
就這樣,一次就賺了這麼多。
陳昂知道,自己能賺這樣的大錢,功勞在於農用三輪車和自己自制增氧機。
這才是關鍵的關鍵。
不然的話,這一切只是空談。
一番忙乎,下午六點,收攤回家。
所有從外縣回來的兄弟,店裡的員工,還有幫忙的街坊鄰居,陳昂全都招呼到自己的家裡。
今天,也讓大夥兒嘗一嘗海鮮大餐的滋味兒!
支起大鍋,所有海鮮洗好一股腦倒在鍋簾兒上,蒸上半個小時,就可以出鍋。
因為太多,在張叔家還蒸上一鍋。
等待的過程中,張娜和張翠翠開始給兄弟們結賬。
這一天,兄弟們都沒少忙活,各種其他縣的特產幾乎都銷售一空。
賺的少的,也都是幾十。
賺的多的,近百。
當然,賺的最多的,還是張良,足足一百三。
可不要小看這一百三,這可是一天淨賺的,相當於機械廠員工三個月的工資,已經很恐怖了!
要麼怎麼說,在這個年代,誰幹買賣,誰下海,誰發財,原因就在這裡!
不過對比陳昂,就不是一個級別了。
可以說,所有兄弟今天收入加在一起,都沒陳昂這一波賺的多。
“陳哥,我說你大晚上的搗鼓發動機幹啥,原來是製作增氧機,去昌海縣那麼遠的地方收海鮮啊!”石大川笑道。
“沒錯,那地方別人一般搞不來,但我有這個條件,所以肯定要去。”陳昂自信的笑了笑。
“陳哥,不然你給我也做個增氧機,我也去收!”王德龍有些著急道。
這貨是個愣頭青,沒什麼腦筋,連續兩天收入墊底,感覺有些丟人。
“你的車不行,你們的車兜子最多隻能裝一個桶子,刨除費用,來回折騰,基本沒什麼賺頭。”
“那就把車兜子加大!”王德龍不甘心道。
“摩托車的發動機,馬力就那麼大點,兜子大了,你車都跑不起來,別說裝東西了。除非你們跟我一樣,也搞這種農用三輪車。”
“陳哥,那你能搞嗎?能搞我願意把我現在賺的錢都花在這上面!”張良開口了。
張良心裡很清楚,想要賺大錢,傢伙事兒必須要硬,就像是現在陳昂的農用三輪車。
其實最近他就發現,自己的燃油車三輪已經讓他有勁兒使不上了。
面對張良這個話,陳昂嘆氣道。
“做這種車,得需要專業的裝置,最起碼得需要兩三臺加工車床。”
“不然就算有馬力大的柴油機,拉著隨便造的車骨子也無法承受太多的重量,很容易半路散架,發生危險,不然我也不會去機械廠搞。”
“本來和李總說好了,未來要生產這個,結果車造價太高,造了賣不出去,這事兒擱淺了。至於機械廠最終能不能搞,那我就真不知道了。”
面對陳昂這番言語,張良失望極了。
“車床?”聽到自己男人提到了這東西,張翠翠像是想起了什麼,
“陳昂,我聽我娘說,上面來了一批高精密的車床裝置,這使得二廠一些車間內,將要淘汰一批加工車床,你……應該懂我的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