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陳昂本可以給自己買個座,但他覺得沒必要。
有時候,用錢能解決問題並不會讓他開心,相反現在人潮洶湧,擠在其中,這樣看似有點遭罪的感覺也挺好。
陳昂不知道的是,他花錢買座位,自己卻不坐的所作所為,讓廖輝很是感動。
在廖輝的心裡,一個大老闆,總是為自己著想,實屬三生有幸。
安靜的站在那裡,陳昂看著車廂,瞅著哪裡都覺得很新鮮,有種說不出的愉悅感。
在廖輝對面座位的小桌子上,擺滿了老式兒的水瓶水杯,旁邊還放著一隻醬鴨子,多數人吃喝看景兒的時候,廖輝卻則掏出一本書,翻閱起來。
在廖輝的對面,坐著一個姑娘,一身文靜的打扮,白色的確良襯衫藍色褲子,正在座位上整理食物。
這個年代,泡麵根本就不流行,不會一進入車廂裡,全都是泡麵的味兒。
火車慢慢的行駛著,每一個小站,都要停上很長的時間。
最終經過六個小時後,來到了市裡大站,下了很多人。
等火車再次前進的時候,穿著舊藍色的乘務員說是有臥鋪,問有沒有同志需要辦理的。
陳昂立刻就安排了。
按照他的推算,這要是晃悠到了北京,怎麼樣也得兩天的時候,新鮮勁兒過去了,他根本站不起,廖輝也坐不起。那個時候,就不是啥新鮮感了,純粹的遭罪了……
終於,兩天後,三個人總算是來到了北京。
這是全國最大的城市,真正的天子腳下!
八十年代的北京城雖然還是灰黑一片,但在這個年代,已經是足夠繁華了。
到了這裡,陳昂先找了住的地方安頓好這對兒母子,讓他們趕快補一覺。
自己則是去了中美合資的吉普車公司,找到了苗遠東的朋友。
對方是一個年紀半百的男子,看著很斯文,一看就是個文化人。
簡單交流交涉確認後,陳昂開著一輛嶄新的吉普車出來了。
值得說明的是,車陳昂雖然開出來了,但他沒有駕照。
實際上,這個年代,也不需要駕照。
在八十年代之前,國內幾乎所有的汽車,都屬於公家的,私人幾乎沒有,也不允許有。
八十年代後,隨著改革開放的浪潮,私家車一點點開始普及。
現在這個年代,會開車,能開車的都是爺,身份證就是駕駛證。車子開在路上,壓根也沒人去查你。
駕校那都是八十年代中末期才出現的,而且普及度也沒有想象的那麼高。
到了九十年代,一切才變得越來越規矩。
開著屬於自己的吉普車,陳昂心情很是舒暢。
這樣的車,要是開回復縣,那回頭率肯定是百分之百。
不過北京畢竟是北京,馬路上的車很多,陳昂的吉普車在路上,也就不是那麼太過的顯眼了。
到了他們住的地方,先找電話跟李滿江報了個平安,隨後簡單的吃了一口,也好好好的補了一覺……
次日天亮,陳昂開車,載著廖輝娘倆,奔著一家輕卡公司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