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圍繞這件大事兒的一個核心之所在,就是‘烏里揚諾夫斯克號’核動力航母!
烏里揚諾夫斯克號,是烏里揚諾夫斯克級航空母艦的首艦,有前蘇聯發起,造建計劃代號為‘計劃1143.7’。
該艦起初命名為‘克里姆林號’,後來又被命名烏里楊諾夫斯克號,源於俄羅斯城市烏里揚諾夫斯克,而該城市則是為了紀念列寧(本名為: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
烏里揚諾夫斯克號在1988年於烏克蘭黑海‘尼古拉耶夫造船廠’開工,是當時蘇聯海軍第一艘超級航空母艦,也是蘇聯第一代核動力航空母艦。
不過在91年,蘇聯全面解體後,這令烏克蘭經費嚴重不足,所一放棄建造。
時間定格在了1991年11月,傳出來的訊息是,整艘航母約有30%完工,但實際上,已經完工了45%。
92年初,尼古拉耶夫船廠來的是一家挪威的造船公司。
他們向尼古拉耶夫船廠下了建造6艘大型商船的訂單。
這些商船很大,以至於只能在尼古拉耶夫船廠的建造‘烏里揚諾夫斯克’的零號船臺建造。
同時訂單要求很急,要求馬上就要開建,而且訂單下的定金也很豐厚。
為此,就要空出船臺來造商船。
船臺怎麼空出來?
造了30%(實際上是45%)的‘烏里揚諾夫斯克’號還放在船臺上,總不能直接把它推到海里去吧?
就在船廠不知道該怎麼抉擇的時候,另一家美國廢舊鋼鐵回收公司好巧不巧的找上門來,由副總裁親自帶隊,說要收購廢舊鋼鐵,而且開價一噸450美元,這個價大大高於當時國際廢鋼鐵的收購價格。
還有比這天上掉餡餅更好的事嗎?
還有別的選擇嗎?
一邊等著要零號船臺,一邊急著要廢鋼鐵,而且開高價,一邊佣金豐厚,一邊收購價格很高,甚至連定金都給了。
尼古拉耶夫船廠上上下下,已經沒有別的任何選擇了,畢竟生存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於是,他們做出了唯一可能做出的選擇,把這艘完工45%的蘇聯海軍第一代核動力航空母艦徹底解體。
雖然這樣做會把蘇聯最後的倔強毀於一旦,但還是那句話,為了生存,為了國家的利益,這是最好的選擇。
目前,這艘航母正在面臨大批次的拆解,如果按照歷史的程序,現在應該已經拆解了大半兒,但關鍵時刻,我國高層遞過去話,讓他們放慢了手腳。
他們表面上說拆解很大半,但實際上,拆解工作才剛剛開始,如果讓他們徹底剎車,倒也還來得及。
如果在持續三五個月,到了93年中旬,我國這邊沒什麼意思,人家船廠等急了,他們的工程進度肯定加快,這航母就徹底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裡!
而且據陳昂所知,當這艘航母拆解基本結束,還沒有完全完成的時候,西方的兩家公司突然都臨時變卦了!
挪威船廠那邊通知尼古拉耶夫船廠,由於市場環境影響,原來的訂單取消,違約金照賠。實際上,這點違約金對他們而言,不算什麼。
美國收購舊鋼鐵的公司派來了一個新的代表,說不了解國際市場廢鋼鐵的行情,開的價格過高。
如果他們想要繼續賣也不是不可以,但價格必須壓到150美元一噸,而不是先前說好的450美元。
最後,尼古拉耶夫船廠也沒有別的選擇,畢竟按照他們的要求,航母已經解體,150美元一噸,不賣也得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