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人來到了二樓,黑子的母親敲了敲兒子的房門。
“娃兒,娃兒?開下門。”
“娘,我說了不想吃飯,你就別喊我了!”黑子的聲音充滿了不耐和鬱悶。
“娃兒,娘沒讓你吃飯,是你陳昂叔來看你了。你說你陳昂叔這麼忙,還跑來看你,你總不能不見吧?”
按理來說,黑子只比潘曉榮小一歲,潘曉榮管陳昂叫哥,黑子也應該叫哥才對。
但農村人都是按照輩分稱呼的。
潘家在崴子村輩分大,陳昂必須管潘曉榮的父母叫叔嬸。
而黑子,這是陳氏本家親,是陳昂的小輩兒,自然叫叔叔。
在農村,你甚至可以看到這個現象,一個剛落地了小娃娃,是很多成年人的爺爺,甚至是太爺爺,那輩分兒大的嚇人,過年的時候,一群大人得給一個小奶娃磕頭拜年。
這是老祖宗傳下來的輩分傳統風俗,薪火相傳,不能夠被隨便更改的文化。
一聽陳昂來看自己,屋裡的黑子沒有回答什麼,不一會兒,這門就開了。
“陳昂叔,你怎麼來了?”黑子看著陳昂不好意思的說道。
眼前的黑子長得可以說是人高馬大,身上那全是肌肉,壯實的跟一頭牛似的。
光人站在那裡,就很有壓力,跟王德龍有的一拼。
值得說明的是,這小子眼圈兒有些紅,好像剛哭過。
“這麼長時間沒見了,壯的跟牛犢子似的!咋滴?哭鼻子了?”陳昂照著黑子的胸口懟了一拳,笑著問道。
這一拳,是男人打招呼的特殊方式。
“才沒有呢,我爹從小就教育我,男人流血不流淚,我就是剛才……剛才被風迷了眼睛。”黑子倔強道。
“奇了怪了,你窗戶可沒開,哪來的風?難道這是空穴來風?”
被陳昂這麼說,黑子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
“我聽你嬸兒說,最近受委屈了?不想踢球了?”陳昂走進去,環顧四周,發現這個房間的牆壁上,貼滿了很多球星海報,其中尤以海外球星‘馬拉多納’的海報貼的最多。
馬拉多納,阿根廷著名足球運動員、教練員,司職中前場。
1975年10月,馬拉多納完成了在阿根廷甲級聯賽的處子秀。
1977年9月,馬拉多納率領阿根廷隊獲得世界青年足球錦標賽冠軍。
1978年,成為阿根廷甲級聯賽聯賽歷史上最年輕的最佳射手。
1982年7月,馬拉多納轉會至西甲球隊巴塞羅那。
1984年7月,馬拉多納以創紀錄的750萬美元轉會費加盟義大利那不勒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