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老皇帝不配辛棄疾跪他!”
朝堂上,皇帝問辛棄疾為何如此勇猛,面對五萬金兵也敢取叛軍首級。
辛棄疾回答道:“此生若能看到山河一統,縱然身死,又有何懼!”
此話一出,在朝堂生振聾發聵。
只不過鏡頭掃到其它文臣,只看到這些人的目光躲躲閃閃,似乎有些不悅。
皇帝趙構卻是大喜過望,甚至他早早擬定好了北伐的詔書。
這一次,他就要讓辛棄疾做先鋒,帶兵北伐。
“好!”
“既如此,朕就如你所願!”
趙構興奮地就要下詔,卻立刻就被朝堂的老臣打斷。
“臣有異議,辛棄疾英雄少年,但畢竟出生北地,對江南並不熟悉,北伐大業還需從長計議。”
老臣立刻說道。
北地兩個字他故意加重了語氣,趙構立刻就猶豫了。
生在北方的宋人,還是忠心的宋人嗎?
接著,其他大臣紛紛附議,表示貿然北伐並不可取。
辛棄疾聽著眾人的爭議,臉上興奮和熱血的光,漸漸地消失不見了。
看到這一幕,觀眾氣憤不已。
“這幫窩囊廢啊,害死岳飛就算了,連北伐都不敢!”
“宋朝被滅不是沒有原因的!”
“可憐了這些英雄人物!”
“只能說科教做得好,沒人敢反,要我說就反了宋朝皇室得了。”
趙辰扮演的辛棄疾從朝堂中走出,他被任命為地方的官吏,主管民生。
這個朝廷,閉上了雙眼、雙耳,已經沒人能叫醒。
能活一天是一天。
辛棄疾行走在繁華的城市裡,看著春風拂面的江南,他想起了肅殺的汴京城。
這一切的繁華顯得如此的虛假。
他本以為朝廷只是讓他熟悉江南的風土人情,待重整旗鼓後,就要北上進軍。
但朝廷只不過看中了他抗金的名頭罷了,至此,辛棄疾再無軍中功勳。
他的人生,三十七次排程,皆是管理民生之職。
他想要北上,但只是他自己,如何北上。
看到這樣的場景,網友們也沉默了。
這個時候,畫卷再度變化。
螢幕上浮現出兩行文字。
開禧三年,秋。
江西,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