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6章 燧發槍

這幾日葉無雙相當失落,患得患失,甚至是身心煎熬。整天戳王雱的脊樑骨進行詛咒。

葉無雙總歸只是個女人,為了儘快完成家族內部的“試煉”,拿出好看的報表資料來。她和大宋固有官僚一樣,把沒有效益卻在大量燒錢的冶煉廠打包止損。

但是過後,葉慶華寫信來罵葉無雙“這是你今生最蠢的一筆操作”。

說這麼說,換其他葉家子弟這麼幹就被葉慶華冷藏了。話說葉家無數嫡子長子才子什麼的,就是這樣依次被冷藏的。不過在這事上葉慶華卻對葉無雙表現出了近乎無腦的寬容,又安慰侄女說“既已成事實就不要多想,短期內不要在和那小孩對立抬槓,會吃虧的,現在的情況只能加緊與他合作,以另外一種形勢,增加葉家業務和他的捆綁,即降低供應他焦炭售價”。

葉無雙覺著這像是吃飽撐了的操作,小姐姐我不漲價讓他知道厲害就好了,還降價賣給他?

葉慶華的觀點卻是:降價,擴大產能就是阻擋其他人進入焦炭行業的手段,阻擋物件包括王雱。同時可以積累我們自己的技術和管理經驗。那小孩擁有“自力更生”的執念,你一提高售價就會逼迫他去尋找新的礦源、建新的煉焦廠。不要以為他真的沒資金,隨著他在西北的局面逐步開啟,他的資金狀態只會改善,其他人或許後知後覺不敢投資,但是再過半年,曹集一定能看懂西北的潛力。曹集手裡的煤焦行雖然主要投資物件是汴京煤場,但估計兩百萬貫的閒置現金還是有的。這就是一筆我葉家在西北上了量級的對手資金,能帶來顛覆。

是的暫時來說,現在的焦炭就算好,也只有王雱那個燒錢搞研發的散財童子在購買。

原因無他,貴。於是就沒有市場。

葉家當然有關係有渠道,但綏德軍區之內,不論是那些私家作坊,還是官府鑄錢司,都不怎麼願意購買焦炭。

綏德軍官方到是依著葉家面子以及賄賂,購買了一批焦炭進行嘗試。好當然好,但他們一不進行高階鑄造,二,他們對焦炭所帶來的冶煉質量不關心。他們主要也就鑄造些鐵錢用於流通,還製造些簡單的農具用於售賣,於是他們對質量沒需求,只對價格敏感,根本沒有產業升級的動力。

最大的攔路虎是李參。

李參這傢伙的許多政策看起來蛋疼,但他也是個六親不認的酷吏,且不收賄賂。於是綏德軍官方收了葉無雙回扣後購買的焦炭,後來就被李參破口大罵叫停了。

官方這條路走不通,就只有依靠民間作坊。但這些丘八似的作坊根本沒有品牌效應,他們只有低端客戶群,諸如展昭白玉棠這種不計較價格只看重質量的客戶,根本不會找西北綏德軍區那些落後作坊買東西。

於是暫時來說,葉無雙的焦炭除了能賣給自有的水泥廠外,最大的客戶就是王雱,沒有其他了。

水泥廠內部消化的先不說,要刺激王雱多買多用就只有降低售價。這就是葉慶華決策。

葉慶華比誰都知道焦炭潛力,那絕對是下一代能源的中流砥柱。所以現在營造出難賣、售價低,虧本經營的局面,防的其實是曹集那些傳統煤老闆進入行業。

以王雱的尿性,最終肯定會解密整個焦炭的生產工藝,讓大家都可以進入,這是毫無疑問的。

所以葉慶華比誰都清楚,往後這個產業比拼的不是秘方,而是管理和工藝先進性。那麼要獲得這個先機則沒有秘訣,武功要練,管理經驗和工藝流程則依靠在別人沒起步前、大量的進行重複生產,自然就降低成本、掌握經驗和技術了。

於是葉慶華提醒葉無雙:不要糾結於短期的盈利,走量才是王道。王雱退出行業後,他的技術工藝止步於在圖紙上的第二代,必須在曹集購買王雱的第二代工藝以前,我們自己自力更生的累積出二代半工藝,才能保持葉家領頭羊的優勢。

於是就這樣,焦炭忽然就降價了,王雱機械廠的能源成本開始有所降低……

大宋有火藥。

不過因為錯誤的配方導致火藥威力很挫。要改變這個很挫配方當然很簡單,一下午的時間,就可以搞定最佳配比的黑火藥。

當然王雱的黑火藥其實也很挫,也就比大宋軍造監的好些,加成大約在兩成左右。這個仍舊需要摸索,不是說有個配比資料就能拿出滿血黑火藥來。

要依靠這很挫的火藥製造炸藥包和手雷?

洗洗睡,嚇人可以,但黑火藥不是TNT,依靠黑火藥製造的炸藥包,量大到人都扛不動、也未必能把一個土基作坊炸塌。這就是事實。

然而在不要求初速、燧發槍口徑不大、子彈質量不大的時候,王雱的現代火藥配方推動燧發槍是足夠了。

第一把燧發槍是精品,除了槍管外,其他很多地方也都是老羅爹親自指揮鍛造的,就算是槍管也是依靠王雱的要求,老羅爹親手打磨修正。